1.非选择题- (共2题)
1.
科研人员对猫叫综合征患者进行家系分析和染色体检查,结果如图1和2。


(1)据图2分析,Ⅲ1和Ⅲ3的5号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导致其上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
(2)Ⅰ1、Ⅱ2、Ⅱ5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5号染色体DNA发生_______后与8号染色体DNA错误连接。
(3)Ⅱ5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5号和8号两对同源染色体出现图3所示的_________现象(图中①~④为染色体编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不考虑交叉互换),Ⅱ5会形成______种类型的卵细胞,其中含有编号为______________染色体的配子是正常配子。
(4)若Ⅱ5和Ⅱ6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请提出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


(1)据图2分析,Ⅲ1和Ⅲ3的5号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导致其上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
(2)Ⅰ1、Ⅱ2、Ⅱ5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5号染色体DNA发生_______后与8号染色体DNA错误连接。
(3)Ⅱ5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5号和8号两对同源染色体出现图3所示的_________现象(图中①~④为染色体编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不考虑交叉互换),Ⅱ5会形成______种类型的卵细胞,其中含有编号为______________染色体的配子是正常配子。
(4)若Ⅱ5和Ⅱ6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请提出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
2.
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_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_,判断理由是对应的杂交实验中F1和F2果蝇的眼色表现________。
(3)突变位点一定在相同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表明它们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染色体上。
(4)为探究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发现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浅红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进行“♀B×♂C”杂交,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浅红眼个体数量的比值约为9:7。由此判断,在F2雌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在F2雄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再进行“♀C×♂D”杂交,发现F1中雌性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雌性个体有1/2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只有1%表现为红眼。由此判断,F1雌性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约有_______%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这两个眼色基因位点之间发生了1次交换。
组别 | 亲本果蝇 | F1果蝇的表现型 |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 |||||
雌性 | 雄性 | 雌性 | 雄性 | 雌性 | 雄性 | |||
+ | m | + | m | |||||
Ⅰ | A | 野生型 | + | + | 762 | 242 | 757 | 239 |
Ⅱ | B | 野生型 | + | + | 312 | 101 | 301 | 105 |
Ⅲ | C | 野生型 | + | m | 114 | 104 | 111 | 102 |
Ⅳ | D | 野生型 | + | m | 160 | 151 | 155 | 149 |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_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_,判断理由是对应的杂交实验中F1和F2果蝇的眼色表现________。
(3)突变位点一定在相同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表明它们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染色体上。
(4)为探究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发现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浅红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进行“♀B×♂C”杂交,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浅红眼个体数量的比值约为9:7。由此判断,在F2雌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在F2雄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再进行“♀C×♂D”杂交,发现F1中雌性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雌性个体有1/2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只有1%表现为红眼。由此判断,F1雌性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约有_______%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这两个眼色基因位点之间发生了1次交换。
2.单选题- (共6题)
3.
诺如病毒是寄生于肠道细胞中的一种RNA病毒,感染此病毒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肠道细胞是否被诺如病毒感染 |
B.特定的抗体与诺如病毒结合可使其失去致病能力 |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
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较多 |
B.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有差异 |
C.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 |
D.携带氧气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
5.
果蝇的性别及育性如右表所示。用白眼雌果蝇(XrXr)和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实验,发现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总出现一个白眼雌蝇和一个红眼雄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对这种例外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性染色体组成 | 性别及育性 |
XX XXY | ♀ 可育 |
XY XYY | ♂ 可育 |
X | ♂ 不育 |
XXX Y YY | 胚胎期死亡 |
A.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
B.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
C.亲代红眼雄蝇产生配子时X与Y染色体不分离 |
D.亲代白眼雌蝇产生配子时两个X染色体不分离 |
6.
将紫花、长花粉粒(PPLL)与红花、圆花粉粒(ppll)的香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1338)。下列对F1产生配子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P与p、L与l可以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
B.P与L、p与l可随同一条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 |
C.P与l、p与L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重组 |
D.P与l、p与L因同源染色体间交叉互换而重组 |
7.
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个脊柱弯曲的突变体,且该突变只出现在雌鼠中。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的雌鼠、1/3脊柱正常的雌鼠和1/3脊柱正常的雄鼠。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脊柱弯曲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 B.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
C.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 | D.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