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某种果蝇的体表生有直刚毛和分叉毛两种类型的体毛,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品系果蝇体毛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原因是_______。
(2)控制体毛的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3)X、Y联会后存在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I、Ⅲ,如图所示。从两个杂交组合的统计结果来看:

①D、d不会位于Ⅲ区段,原因是_______。
②D、d也不会位于I区段,原因是_______。
(4)让杂交组合一的F2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直刚毛与分叉毛个体的比值为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品系果蝇体毛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原因是_______。
(2)控制体毛的基因D、d位于性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3)X、Y联会后存在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I、Ⅲ,如图所示。从两个杂交组合的统计结果来看:

①D、d不会位于Ⅲ区段,原因是_______。
②D、d也不会位于I区段,原因是_______。
(4)让杂交组合一的F2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直刚毛与分叉毛个体的比值为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某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含有铁元素,则可能是有运输功能的物质 |
B.若含有磷元素,则可能是有催化功能的物质 |
C.若含有氮元素,则可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
D.若含有碘元素,则可能是有调节功能的物质 |
3.
某细胞内核雄因M能控制蛋白质M的合成,该基因转录过程偶尔会发生碱基错配 现象(模板链碱基未变),导致转录而来的mRNA中某个UCA密码子变成了密码子UAA,最终编码出来的蛋白质N 比蛋白质M缺失了羧基端的氨基酸。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合理的是
A.若该细胞内核基因M能复制,则该细胞具有增殖的能力 |
B.UCA对应的反密码子是AGU,UAA对应的反密码子是AUU |
C.基因M表达出蛋白质N的根本原因是基因M发生了突变 |
D.蛋白质N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少于蛋白质M |
4.
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关于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 (甲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体内精原细胞(乙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则每个子细胞内都有甲病的致病基因 |
B.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内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
C.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内会出现控制甲病等位基因的分离 |
D.乙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需变形才能成为成熟配子 |
5.
已知A/a、B/b和C/c三对等位基因位于豌豆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AaBbCc的豌豆植株甲与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植株乙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cc:aaBbCc: Aabbcc:aabbCc=l: 1:1:1。豌豆植株甲的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A | B.B | C.C | D.D |
6.
玉米(二倍体)植株的茎有紫色和绿色两种,分别受等位基因A和a控制。某科研人员用某种诱变因素处理纯种紫株玉米,然后让该株玉米与绿株玉米进行相互传粉,所得F1中紫茎:绿茎=1907:2。下列相关推理合理的是
A.F1中绿株玉米的某条染色体可能缺失了一段 |
B.F1中绿株玉米都是绿株亲本所结籽粒发育而来的 |
C.F1中绿株玉米的出现是亲本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 |
D.F1紫株的花粉直接发育成的单倍体都是紫株玉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