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如图所示甲图为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在人体成熟红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阶段(填字母).
(2)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填序号).
(3)写出图中C6H12O6反应产生E物质的有关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无氧呼吸只能被释放出少量能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洋葱叶肉细胞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进入到相邻细胞中被利用的过程中,氧气分子通过这些膜的方式是__.该洋葱根尖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

(1)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在人体成熟红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阶段(填字母).
(2)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填序号).
(3)写出图中C6H12O6反应产生E物质的有关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无氧呼吸只能被释放出少量能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洋葱叶肉细胞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进入到相邻细胞中被利用的过程中,氧气分子通过这些膜的方式是__.该洋葱根尖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
2.
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葡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40 W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作光源,设置不同CO2浓度,处理试管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中,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酶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中。
(2)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据图推测,大棚种植葡萄时,应选用___色塑料薄膜搭建顶棚。
(4)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
分别取________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用____(试剂)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的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

(1)光合作用中,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酶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中。
(2)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反应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据图推测,大棚种植葡萄时,应选用___色塑料薄膜搭建顶棚。
(4)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
分别取________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用____(试剂)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的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
3.
为了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甲、乙两组同学都将纯合的非甜玉米和甜玉米间行种植,分别挂牌,试图按孟德尔的实验原理进行操作,以验证F2的分离比。

甲组实验中,亲本的杂交如图所示(箭头表示受粉方式)。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F1全为非甜玉米,F1自交得到F2,F2有非甜和甜两种玉米,甜玉米约占1/4。
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亲本A上结出的全是非甜玉米;亲本B上结出的既有非甜玉米,又有甜玉米,经统计分别约占9/10和1/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实验表明,玉米的非甜是____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甲组实验F2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用棋盘法表示甲组F1自交得到F2的实验过程(相关基因用T、t表示)。_____________
(3)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是由于在操作上存在失误,该失误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环节。乙组实验中亲本A上结出的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4)乙组实验中,亲本B的性状是____________(填“非甜”或“甜”)。
(5)如果把乙组实验中亲本B所结的全部玉米粒播种、栽培,并能正常结出玉米棒,这些玉米棒的玉米粒性状及比例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实验中,亲本的杂交如图所示(箭头表示受粉方式)。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F1全为非甜玉米,F1自交得到F2,F2有非甜和甜两种玉米,甜玉米约占1/4。
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亲本A上结出的全是非甜玉米;亲本B上结出的既有非甜玉米,又有甜玉米,经统计分别约占9/10和1/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实验表明,玉米的非甜是__________性状(填“显性”或“隐性”)。甲组实验F2出现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用棋盘法表示甲组F1自交得到F2的实验过程(相关基因用T、t表示)。_____________
(3)乙组实验中,F1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是由于在操作上存在失误,该失误最可能出现在________环节。乙组实验中亲本A上结出的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4)乙组实验中,亲本B的性状是____________(填“非甜”或“甜”)。
(5)如果把乙组实验中亲本B所结的全部玉米粒播种、栽培,并能正常结出玉米棒,这些玉米棒的玉米粒性状及比例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某植物(2N=30)的花色性状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1、a2、a3)控制,其中a1和a3都决定红色,a2决定蓝色;a1相对于a2、a3均是显性,a2相对于a3为显性。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遗传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取其分生区细胞制成有丝分裂装片进行观察,核膜清晰时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最多为________条。
(2)群体中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
(3)实验一中两个亲代红花基因型分别是_____。实验二中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为了测定其基因型,科研人员分别用a2a2和a3a3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a2a2与待测红花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a3a3与待测红花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取其分生区细胞制成有丝分裂装片进行观察,核膜清晰时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最多为________条。
(2)群体中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
(3)实验一中两个亲代红花基因型分别是_____。实验二中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为了测定其基因型,科研人员分别用a2a2和a3a3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a2a2与待测红花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a3a3与待测红花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
5.
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你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_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________,则该推测成立。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你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_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________,则该推测成立。
2.单选题- (共24题)
6.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 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存在ATP合成酶 |
C.低温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 D.组成酶的化学元素只有C、H、O、N |
7.
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中合成葡萄糖的过程是需要能量的过程 |
B.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脂肪的有氧氧化 |
C.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ATP的生成 |
D.硝化细菌主要从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
8.
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 B.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
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 D.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
9.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
B.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
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
D.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 |
10.
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
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 |
C.为获得2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2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
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 |
11.
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
B.造血干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
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造血干细胞中不表达 |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
13.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
15.
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
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
16.
右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
C.②代表染色体 | D.Ⅰ-Ⅳ中的数量比是2:4:4:1 |
17.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
18.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
B.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
19.
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实验鼠(亲本),已知基因B决定毛黑色,b决定毛褐色,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亲本鼠的体色为黑色,褐色鼠的基因型有bbCC、bbCc |
B.亲本鼠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褐色∶白色=9∶3∶4 |
C.亲本鼠进行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
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
20.
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恶性隐性遗传病,孩子都在十岁前离世。一对夫妇中,丈夫只有其母亲携带该致病基因,妻子的妹妹患有该症。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
A.1/3 | B.5/11 | C.6/11 | D.11/12 |
21.
下列关于性状的说法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相对性状是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B.显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
C.完全显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性状完全一致的现象 |
D.性状分离是杂种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
22.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成年前死亡,其他个体间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个体中Aa与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1 | B.4∶1 | C.1∶2 | D.2∶1 |
23.
基因型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有角,杂种母牛与基因型aa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对于这头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牛的隐性基因一定来自于公牛 | B.该牛的显性基因一定来自于公牛 |
C.雌雄牛都可 | D.无角牛的a基因可能来自于母方 |
24.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自交和测交。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 |
B.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不能 |
C.自交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培育过程 |
D.自交和测交都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26.
玉米中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粘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粘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W对w完全显性。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
A. 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
B. 花粉、籽粒各3/4变蓝
C. 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
D. 花粉、籽粒全部变蓝
A. 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
B. 花粉、籽粒各3/4变蓝
C. 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
D. 花粉、籽粒全部变蓝
27.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D.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相同,且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28.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 B.子代共有6种表现型 |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 | 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占1/4 |
29.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 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 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A. 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B. 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 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D.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