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图甲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将该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细胞是否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由基是细胞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攻击磷脂分子,则自由基可能导致图甲中哪些细胞器受损?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3)图乙中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主要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结构直接相关。
0—1h内细胞体积的变化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试解释图乙中原生质体体积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甲细胞是否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由基是细胞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攻击磷脂分子,则自由基可能导致图甲中哪些细胞器受损?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3)图乙中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主要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结构直接相关。
0—1h内细胞体积的变化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试解释图乙中原生质体体积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TP合成酶由突出于膜外的F1和嵌入膜内的F0两部分组成。F1负责ATP的合成或水解,F0是一个疏水蛋白复合体,形成跨膜H+通道。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成酶时,ADP与Pi 结合形成ATP。其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TP合成酶在______上合成,据图推测,在真核细胞中含有该酶的生物膜有__________。(填出两种)。
(3)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量会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TP合成酶在______上合成,据图推测,在真核细胞中含有该酶的生物膜有__________。(填出两种)。
(3)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量会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3.
某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质→黄色→红色,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位置不明),控制红色。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
(1)与豌豆杂交相比,该植物的杂交可以省去____________环节,但仍需在开花前给雄、雌花套袋处理。
(2)甲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都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推知B基因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位于2号染色体上。
(4)为检测某黄花植株是否为纯合子,以F2黄花作实验材料进行_________(填“自交”或“测交”)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甲组亲本 | F1 | F2 |
黄花×白花 | 红花 | 红花:黄花:白花=9:3:4 |
(1)与豌豆杂交相比,该植物的杂交可以省去____________环节,但仍需在开花前给雄、雌花套袋处理。
(2)甲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都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根据表中实验结果,推知B基因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位于2号染色体上。
(4)为检测某黄花植株是否为纯合子,以F2黄花作实验材料进行_________(填“自交”或“测交”)实验,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单选题- (共39题)
4.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甲分解为CO2和H2O |
B.细胞内的囊泡均来自乙 |
C.甲和丙含有的核酸种类相同 |
D.丙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
5.
水稻对土壤中低浓度镉的富集水平仅次于生菜。袁隆平团队将水稻的吸镉基因敲掉,创造了去镉大米,解决了中国人"吃得安全’这一难题。相关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水稻吸收镉离子的能力受环境温度和氧气浓度的影响 |
B.镉离子进入水稻细胞的过程叫做渗透作用 |
C.水稻基因的特异性,决定了磷脂分子的特异性吸收镉元素 |
D.镉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导致 |
6.
将两个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分别置于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右移 |
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
D.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
8.
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1的A代表腺嘌呤核苷酸,b、c为高能磷酸键 |
B.图2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
C.在无氧与有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可发生图2向左的反应 |
D.酶1和酶2的作用结果不同,但机理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9.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
B.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灰绿色 |
C.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
D.酒精在“脂肪的检测和观察”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的作用相同 |
10.
小球藻是一种真核单细胞绿藻,科学家用小球藻做相关实验(将甲乙两组同时置于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实验示意图如下,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两组小球藻细胞内首先利用18O的场所相同 |
B.短时间内检测产生的气体A、B中含18O的是B |
C.该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
D.较长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生的气体A、B中含18O的是A、B |
1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肝细胞在结构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核DNA和RNA都相同 |
C.含有核酸但不含磷脂的细胞器也存在于大肠杆菌中 |
D.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可通过囊泡进行 |
12.
下列关于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
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
C.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
D.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与否 |
13.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可能是前期细胞
①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可能是前期细胞
A.④⑤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④ |
14.
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DNA复制的结果 |
B.图中受精作用过程是H→J |
C.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结果 |
D.C→D和N→R段染色体数相同 |
16.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
B.方式b一定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
C.与方式b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
D.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
17.
关于下图所示生物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和图乙没有染色体,遗传信息储存在RNA中 |
B.图乙和图丁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C.图乙、图丙和图丁均有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 |
D.四幅图的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都由自身呼吸作用提供 |
18.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升高 |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和mRNA种类均发生变化 |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各种蛋白质均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
19.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是所有成熟的真核细胞内不可缺少的细胞器 |
B.细胞核是肝细胞代谢的中心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C.胰岛B细胞的高尔基体受损不利于胰岛素的分泌 |
D.液泡和叶绿体中都含有色素,也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20.
下列有关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
B.变性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
D.蛋白质纤维构成细胞骨架,与真核细胞的分裂、分化及物运输密切相关 |
21.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
B.母乳中的乳糖可以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
C.细胞中的有机物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D.若某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
22.
下列有关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内外两侧呈现不对称性 |
B.细胞质中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
C.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可通过囊泡运输物质 |
D.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
23.
研究表明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K+的高积累量保证了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
B.膜蛋白对K+的转运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
C.与K+的吸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线粒体 |
D.细胞内K+的积累量取决于其遗传特性 |
24.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使用生理盐水制作黑藻临时裝片 |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可用碘液进行鉴定 |
C.可用层析液对绿叶中的色素进行分离 |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 |
25.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化合物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麦芽糖等储能物质是细胞的“生命燃料” |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
C.某些糖类和脂质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D.胆固醇的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
26.
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
B.从蛋白质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
C.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
D.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27.
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用成熟的叶表皮细胞代替洋葱表皮细胞现象更明显 |
B.成熟的番茄汁含有丰富的果糖和葡萄糖,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 |
C.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最下面的色素带是叶绿素b |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28.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通常青春期时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 |
B.蓝藻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
D.S型肺炎双球菌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29.
下列概念中,可用如图来表示的是( )

A. 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胆固醇、维生素D、磷脂
B. 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
C. 1表示原生质层,2~4分别核膜、细胞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
D. 1多糖,2~4分别表示淀粉、纤维素、糖原

A. 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胆固醇、维生素D、磷脂
B. 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
C. 1表示原生质层,2~4分别核膜、细胞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
D. 1多糖,2~4分别表示淀粉、纤维素、糖原
30.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与细胞中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有关 |
B.核糖体是醋酸菌、噬菌体、木耳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
C.小肠粘膜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
D.内质网参与一些物质的加工和运输,也参与一些物质的合成 |
32.
右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B.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
C.图I示的细胞中全部DNA是8个 |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
33.
某正常个体的父亲只患白化病(致病基因为a),母亲只患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该个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aaXBXB或AAXbXb | B.aXB或aY | C.aaXBXB或AAYY | D.AXB或aXb |
34.
如图为人类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1、3、5号一定是此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
C.5号与6号再生一孩子,患病的概率为50% |
D.9号的致病基因可能与2号有关 |
35.
羊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白毛羊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黑毛羊,这种现象的遗传学名称以及产生的原因依次是
A.性状分离 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B.性状分离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受精的随机性 |
C.性状重组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突变 |
D.性状重组 伴性遗传和减数分裂 |
36.
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占9/16。若将F2中的全部黄色皱粒豌豆自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5:1 | B.3:1 | C.4:2:2:1 | D.2:2:1:1 |
37.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的现象属于性状分离 |
B.纯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
C.相同环境下,基因不同的个体表现型可能相同 |
D.果蝇的长翅短翅,红眼和复眼都是相对性状 |
38.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试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运用了生物大分子提纯技术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结构时,利用了DNA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 |
39.
如图是有关生物性状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主要是遗传物质(基因),2主要是染色体 |
B.3为相对性状,例如羊的粗毛和白毛 |
C.4是显性,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呈显性 |
D.2如果是性染色体,则1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
40.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小组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交配类型 | 子代性状及比例 |
粉红花×白花 | 粉红花:白花=1:1 |
粉红花×红花 | 粉红花:红花=1:1 |
粉红花×粉红花 | 粉红花:白花:红花=2:1:1 |
A.红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红花植株 |
B.白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 |
C.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粉红花植株 |
D.红花植株为显性纯合子,粉红花植株为杂合子 |
41.
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P | F1 | F2 |
甲×非凸耳 | 凸耳 | 凸耳:非凸耳=15:1 |
乙×非凸耳 | 凸耳 | 凸耳:非凸耳=3:1 |
丙×非凸耳 | 凸耳 | 凸耳:非凸耳=3:1 |
A.凸耳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3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