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市延边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329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0

1.非选择题(共3题)

1.
下面是某雄性动物(2N=4)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有关图示。图1是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图2、图3是一同学画的不同时期细胞分裂图像和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②过程产生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图2中的______细胞处在该过程中。
(2)图2中乙细胞时期处于图3中_______(填编号)阶段,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图1中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
(3)图3中,曲线③阶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曲线__________阶段(填编号)的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
(4)有人发现图2甲图有两处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A是该种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为________(填序号)。
2.
水稻花粉粒中淀粉的非糯性和糯性、花粉圆粒和花粉长粒是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红色)。请利用这两对相对性状纯合的水稻植株为材料,以花粉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思路:
①用纯种__________________水稻和纯种_________________水稻杂交;
②取F1的花粉粒加碘液染色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花粉粒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观察一个视野后,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花粉粒性状
蓝黑色
橙红色
圆形
长形
数目
8个
11个
7个
12个
 
上述同学的统计结果能否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正确性?_____________。试说明原因(写出一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分析:当花粉粒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时,则可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是正确的。
3.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以“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作为果蝇眼色基因遗传研究的基本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见实验1、实验2):
摩尔根等提出假设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假设1:控制白眼的基因(用a表示)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该假设能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假设2: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有它的等位基因,该假设能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假设3: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该假设不能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红眼、白眼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这对性状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__定律。 但与常染色体上的相对性状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2)若考虑假设1,请写出实验1中F2红眼果蝇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考虑假设2, 请写出实验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1和假设2都能解释上述实验,摩尔根选用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为红眼均为雌果蝇,白眼均为雄果蝇。该事实证明假设_____(填“1”或 “2”)成立。

2.单选题(共21题)

4.
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DNA复制的结果
B.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C.由R→P,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
D.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与R→P的过程相同
5.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C.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自由组合,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6.
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其分裂时可形成12个四分体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可以被称为同源染色体
C.减数第二次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D.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精细胞,则增殖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7.
用显微镜观察哺乳动物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8.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 XXY的患者,从根本上说,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具体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9.
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一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  )
A.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B.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D.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
10.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能够配对B.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的一定是四分体
C.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
11.
下图表示某一高等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①内有8条染色体,1处若为D基因,2处由于交叉互换则一定为d基因
B.②细胞的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复制
C.③内有8条染色单体,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存在上图所示的四种细胞
D.若④中的a为X染色体,则b不可能是X或Y染色体
12.
关于人体内等位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B.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DNA复制后产生等位基因
C.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等位基因
D.精原细胞在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着等位基因的分离现象
13.
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ZZ雄性,ZW雌性)。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的表达量与其数目呈正相关,从而影响鸡的性别。雄性的高表达量开启睾丸的发育,而雌性的低表达量开启卵巢的发育。研究发现:①无Z染色体的个体无法发育;②一定因素影响下,母鸡可性反转成公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卵细胞中可能找不到DMRT1基因
B.鸡群中可能存在只有一条性染色体Z的雌性个体
C.正常的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其染色体组成改变为ZZ
D.性反转的公鸡与正常的母鸡交配,子代中雌性:雄性为2:1
14.
下列关于性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女性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X染色体
15.
某同学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A是B的充分条件”,表示由条件A必会推得B,则下列选项符合此模型的是
A.A表示真核细胞中的基因,B表示在亲子代遗传中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A表示父亲患有色盲病,B表示女儿患色盲病
C.A表示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B表示在遗传中其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有关联
D.A表示非等位基因,B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6.
下列关于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B.萨顿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摩尔根用类比推理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7.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D.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8.
大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大鼠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F2中米色的雌雄大鼠交配产生的后代仍然是米色大鼠
C.亲本中的黄色和黑色大鼠都是纯合子
D.F2中的灰色个体大部分是纯合子
19.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不育,在雌性植株中,含有b基因的配子育性仅为正常的1/3。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子代全是雄株,其中3/4是宽叶,1/4是窄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20.
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先天性垂体性侏儒症的家系(设相关基因为A、a),系谱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病为隐性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病
B.II-3的基因型为AA或Aa
C.II-3与II-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若Ⅱ-11携带致病基因,则Ⅱ-10与Ⅱ-11生下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4
21.
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进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A.红褐色:红色=8:1B.红褐色:红色=4:1
C.红褐色:红色=2:1D.红褐色:红色=4:5
22.
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茎有矮茎,数量比接近于1:1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的比例约为3:1
④开粉色花的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型
A.②③④B.③④C.②③D.③
23.
下列有关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基因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24.
对于孟德尔所做黄圆与绿皱豌豆的杂交试验,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
A.F1产生配子时,每对基因都要彼此分离
B.F1产生的雌配子有YR、Yr、yR、y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1∶1∶1:1
C.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同
D.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可以有16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