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325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3

1.非选择题(共5题)

1.
图1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其中a~d代表生理过程,①~④代表物质。图2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过剩[H](NADPH)转运至细胞质基质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过程a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图1中,物质③是________,液泡中的①参与过程d至少要穿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3)据图2推测磷酸甘油酸属于________化合物,叶绿体中磷酸二羟丙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适宜温度下用图3装置测定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有色液滴右移,距离为m;黑暗条件下有色液滴左移,距离为n,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有同学认为,以上测量结果仍有误差,排除装置气密性、气压等因素外,还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1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AaBb)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
(2)用图1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出该动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中D细胞含有________个DNA,B、E细胞分别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2中②时期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
(4)F细胞的分裂时期处于图2中________(填字母)阶段,F细胞中发生变异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图2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图2所示过程中细胞分裂了三次,其中只有一次分裂会导致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
B.②→③、④→⑤、⑤→⑥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都是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C.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①阶段,DNA分子复制发生在①、⑤阶段
D.a、b所示过程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3.
在探索生命之谜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生物科学家为之奋斗、献身,以卓越的贡献扬起了生物科学“长风破浪”的风帆。回答下列与遗传有关的问题: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用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择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得F3,则F3中黄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__。
(2)研究发现皱粒基因(r)比圆粒基因(R)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多肽链比R基因编码的多肽链的末端少了61个氨基酸,推测其原因可能是r基因转录的mRNA比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3)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种配子。
(4)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活菌与被加热灭活的S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S型菌,研究发现该S型菌是灭活的S型菌中的DNA进入R型菌转化而成,R型菌的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
(5)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
(6)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该模型中________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7)米西尔森和斯塔尔用细菌进行实验,将亲代细菌的DNA用15N完全标记后放入含14N的培养基培养,分别在0分钟、20分钟、40分钟取样,破碎细胞提取DNA,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得到的亲代DNA均为重链带,F1均为杂合链带,F2一半为杂合链带一半为轻链带,该实验说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________。
(8)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在体外进行DNA分子的扩增,在PCR仪中进行DNA分子扩增时,需加入原料、模板、酶及________,以保证Taq酶催化DNA子链的形成。
(9) 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的传递叫做信息流。信息流的方向可以用克里克提出的__________来表示: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
4.
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________定律。
(2) 在第1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和红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F2粉红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在第2组杂交实验中,F2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若让第1组F2的所有个体随机交配,F3中红花∶粉红花∶白花的比例为________,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
(4)若让两组F2中的粉红花杂交,后代中纯合红花的比例为________。
5.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统一的整体,生物和生物之间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营养结构。运用生态技术进行养殖可得到品质高、备受欢迎的绿色产品。根据下图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1)图1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雪兔和狼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10来自植物,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北极狐种群能量增加120 kJ,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需要植物具备的能量是________kJ。
(2)图2为江苏某地进行生态养殖的创新模式,该模式将肉鸽养殖、鱼塘养殖、果林种植等产业进行有机结合。
①鸽种群一般遵循“一夫一妻制”,这就需要保持鸽种群适宜的________,以维持鸽种群正常的出生率。
②肉鸽摄入的饲料,其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________,其他能量进入粪便。粪便可以进入鱼塘或者回田利用,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③桉树能分泌“杀菌素”和芳香化合物,在鸽舍周边种植桉树林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洗鸽舍的少量废水流入鱼塘后被净化,说明了鱼塘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2.单选题(共9题)

6.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细胞坏死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细胞癌变
与基因的关系
①受基因控制
②受基因控制
③受突变基因控制
影响因素
④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⑤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
⑥只受物理、化学两种因素影响
对机体的影响
⑦对机体有害
⑧对机体有害
⑨对机体有害
 
A.②⑤⑧B.③④⑨C.①④⑦D.②⑥⑦
7.
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甲为B细胞,细胞甲、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B.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C.与细胞乙相比,细胞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
8.
下图为生物学实验过程或结果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色素带②和④分别是黄色的叶黄素和蓝绿色的叶绿素a
B.若图乙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图丙右侧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替代进行检测
D.图丁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待根长至5 cm左右剪取尖端2~3 cm用于解离
9.
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分裂中期,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核膜等结构
C.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都是前期的两倍
D.分裂末期,赤道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最终形成细胞壁
10.
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再由高尔基体分泌
B.血红蛋白含有Mg2且参与O2运输,叶绿素含有Fe2且吸收可见光
C.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维持,组织液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维持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的DNA分子上和质粒上
11.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冷却后变紫色
B.蔗糖和麦芽糖分别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后都可出现砖红色
C.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经稀释后可用于检测还原性糖
D.检测脂肪组织的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组织染成橘黄色
12.
图是某实验小组利用A酶和B酶进行实验后绘制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
B.酶活性可用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C.若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将温度控制在50℃左右
D.80℃时A酶的空间结构完整,B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13.
下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具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起源于内质网,除图中功能外,还可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B.细胞吞噬细菌和分泌蛋白质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溶酶体中的酶最初在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自噬和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D.COPⅠ可以帮助偶然掺入乙中的某些蛋白质回收到甲中
14.
在适宜温度和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幼苗叶肉细胞的生理指标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千勒克斯)
7
3
1.5
1
光饱和点(千勒克斯)
11
6
3
2.5
 
A.光照强度大于7千勒克斯,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被利用
B.光照强度小于6千勒克斯,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C.苦槠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是石栎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的二倍
D.四种乔木幼苗在森林中的分布方式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3.多选题(共3题)

15.
下图Ⅰ、Ⅱ、Ⅲ、Ⅳ为四种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细胞Ⅰ为心肌细胞,则②的数量应较多
B.细胞Ⅱ、Ⅲ、Ⅳ都有细胞壁,且组成成分相同
C.细胞Ⅱ、Ⅳ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Ⅳ含有③
D.细胞Ⅲ中没有结构①②,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16.
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图中X和Y分别表示原生质体长度和细胞长度,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细胞液的紫色越浅
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最大时,则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C.不同细胞都用0. 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X/Y值变化越快,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差越大
D.不同细胞都用0. 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低
1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流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腐乳制作的流程:豆腐长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C.血球计数板的使用:盖盖玻片→滴培养液→等待沉降→镜检计数→刷洗
D.果酒果醋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