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_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毛色的显、隐性基因,上述两头牛及子代棕牛的基因型应该是__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_______。
(4)若让X雄牛与多头杂合雌牛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如果子牛中10头黑牛,10头棕牛,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_______。
(2)若用B与b表示毛色的显、隐性基因,上述两头牛及子代棕牛的基因型应该是__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黑色子牛,该子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好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_______。
(4)若让X雄牛与多头杂合雌牛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为黑色,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如果子牛中10头黑牛,10头棕牛,则X雄牛的基因型最可能是____
2.
如图为一个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控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3)6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9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患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若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则此孩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

(1)控制白化病的是常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3)6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9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患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若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孩子,则此孩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3.
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增加一倍 |
B.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C.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于染色体计数和形态观察 |
D.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的位置出现一个由薄膜构成的赤道板 |
4.
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同一种元素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和N |
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需要ATP |
D.N是构成腺嘌呤、叶绿素和RNA的元素 |
5.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花生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颗粒需用高倍显微镜。
③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lml,摇匀后再加入乙液3-4滴。
④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洋葱根尖装片制作的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⑤鉴定蛋白质时,要用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各lml混合,现配现用,结果溶液呈紫色。
⑥观察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发现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细胞。
⑦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要用到盐酸,且观察时细胞已死亡。
A. ①③⑤ B. ②④⑥⑦ C. ③④⑥ D. ②④⑤⑥
①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花生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颗粒需用高倍显微镜。
③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lml,摇匀后再加入乙液3-4滴。
④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洋葱根尖装片制作的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⑤鉴定蛋白质时,要用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各lml混合,现配现用,结果溶液呈紫色。
⑥观察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发现最多的是处于分裂间期细胞。
⑦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要用到盐酸,且观察时细胞已死亡。
A. ①③⑤ B. ②④⑥⑦ C. ③④⑥ D. ②④⑤⑥
6.
中国医学科学院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疾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结合上述论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疟原虫以胞吞的方式获取食物所消耗的ATP由黄花蒿提供 |
B.疟原虫的遗传物质是RNA |
C.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疟原虫丟失胞浆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
D.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所以它和硝化细菌一样都是自养型生物 |
7.
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所以不含糖类 |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有机物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
8.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基因的说法 |
B.“进行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
D.假说—演绎法是一种符合科学原理的探究方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