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下图一是某种生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图二表示该生物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一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图_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图A细胞内染色体为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条,DNA_______个。
(2)图二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一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图_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图A细胞内染色体为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条,DNA_______个。
(2)图二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植物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茎色有紫茎和绿茎两种。花色由基因R、r控制,茎色由基因Y、y控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茎色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控制花色与茎色的这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亲本为紫茎,后代出现了紫茎和绿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亲本白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子代中红花紫茎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3)实验二中,亲本白花紫茎植侏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_____种;子代白花绿茎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欲探究子代中白花绿茎植株的基因型,将其与双隐性纯合植株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Rryy。
实验 | 亲本杂交组合 | 子代表现型及所占比例 | |||
红花紫茎 | 红花绿茎 | 白花紫茎 | 白花绿茎 | ||
一 | 白花紫茎×红花紫茎 | 3/8 | 1/8 | 3/8 | 1/8 |
二 | 白花紫茎×白花绿茎 | 1/8 | 1/8 | 3/8 | 3/8 |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花色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茎色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控制花色与茎色的这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亲本为紫茎,后代出现了紫茎和绿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亲本白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子代中红花紫茎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3)实验二中,亲本白花紫茎植侏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_____种;子代白花绿茎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欲探究子代中白花绿茎植株的基因型,将其与双隐性纯合植株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其基因型为Rryy。
3.
下图为某种遗传病(显、隐性基因分别为A、a)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常/X)染色体上__________(显/隐)性遗传。
(2)Ⅲ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此遗传病在人群中,男女患病率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 “男多于女”或“女多于男”)。

(1)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常/X)染色体上__________(显/隐)性遗传。
(2)Ⅲ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此遗传病在人群中,男女患病率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 “男多于女”或“女多于男”)。
4.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体现出DNA复制的特点有边解旋边复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图3完成的生理过程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码子存在于图2的______链(A/B/C中任选一个),图3过程中能够移动的是___________(核糖体或mRNA)。

(1)由图1可体现出DNA复制的特点有边解旋边复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图3完成的生理过程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码子存在于图2的______链(A/B/C中任选一个),图3过程中能够移动的是___________(核糖体或mRNA)。
2.单选题- (共28题)
5.
下图是某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acd |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b |
C.这个动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4条 |
D.a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
9.
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RrMm、RRmm | B.RrMm、Rrmm |
C.RRMm、Rrmm | D.RRMM、RRmm |
10.
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每对等位基因各自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均为完全显性。则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32 |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16 |
C.表现型有6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16 |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16 |
15.
如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二代基因型,其中部分基因型并未列出,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
雄配子 雌配子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2 | YyRR | YyRr |
Yr | YYRr | YYrr | 3 | Yyrr |
yR | 4 | YyRr | yyRR | yyRr |
yr | YyRr | Yyrr | yyRr | yyrr |
A.1、2、3、4的表现型都一样 |
B.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一次 |
C.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四次 |
D.基因型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 |
16.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
①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②F2代基因型比 ③F1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⑤F1代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①F1代产生配子的分离比 ②F2代基因型比 ③F1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⑤F1代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③ |
17.
如图表示脱氧核苷酸、基因、DNA和染色体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是脱氧核苷酸,其种类取决于C的种类 |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F片段 |
C.E含有的碱基总数等于F | D.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
19.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B.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
C.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
D.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时,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
20.
下列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中,能判定紫花和白花显隐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全是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全是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②和③ | D.①和④ |
21.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发现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 |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验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C.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
D.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
23.
若1个体内游离氨基酸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DNA双链都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噬菌体 ( )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 B.只有35S |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 D.只有32P |
30.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接近1:2: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