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及CO2的转移方向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2)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________mg;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暗处中,叶绿体的C5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___。
(3)如图所示曲线中b、c两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与图甲、乙、丙、丁的对应关系是:b点对应________;c点对应________。


(1)在图中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2)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8 klx光照下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________mg;将该植物叶片从光下移到暗处中,叶绿体的C5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___。
(3)如图所示曲线中b、c两点所代表的光合作用强度分别与图甲、乙、丙、丁的对应关系是:b点对应________;c点对应________。
2.
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结论准确可信,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条件)。
(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应该对上表中的哪几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可推测,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 对照组 | 实验 组一 | 实验 组二 | 实验 组三 | 实验 组四 | |
实验 处理 | 温度/℃ | 36 | 36 | 36 | 31 | 25 |
相对湿度/% | 17 | 27 | 52 | 52 | 52 | |
实验 结果 | 光合速率/ mg CO2·dm-2·h-1 | 11.1 | 15.1 | 22.1 | 23.7 | 20.7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结论准确可信,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个条件)。
(2)为了探究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应该对上表中的哪几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可推测,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3.
如图是有关生物细胞生活史的概括。据图分析回答:

(1)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产生的子细胞形态功能各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G→H过程的技术,在植物学上叫_____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
(3)发生⑤过程的细胞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减少,从而更容易转移和扩散。
(4)白血病患者常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其新产生的血细胞与该白血病患者的其他体细胞相比,遗传信息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1)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产生的子细胞形态功能各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G→H过程的技术,在植物学上叫_____________,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
(3)发生⑤过程的细胞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减少,从而更容易转移和扩散。
(4)白血病患者常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其新产生的血细胞与该白血病患者的其他体细胞相比,遗传信息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
如图是豌豆人工杂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若要实现甲乙杂交,需在开花______(选填“前”、“后”)时进行去雄,并套袋隔离,其目的_________。
(2)若甲为黄色圆粒(YyRr),乙为绿色皱粒,任意两粒种子中,一个是黄色圆粒另一个是绿色皱粒的概率为______。
(3)若甲为纯种绿粒普通型,乙为纯种黄粒半无叶型,F1自交获得的F2统计如下:
根据结果,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进一步证明你的观点,最好让F1与F2中的______杂交加以验证,当出现______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______时,可支持上述观点。

(1)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若要实现甲乙杂交,需在开花______(选填“前”、“后”)时进行去雄,并套袋隔离,其目的_________。
(2)若甲为黄色圆粒(YyRr),乙为绿色皱粒,任意两粒种子中,一个是黄色圆粒另一个是绿色皱粒的概率为______。
(3)若甲为纯种绿粒普通型,乙为纯种黄粒半无叶型,F1自交获得的F2统计如下:
类型 | 绿粒半无叶型 | 绿粒普通型 | 黄粒半无叶型 | 黄粒普通型 |
数目 | 413 | 1251 | 141 | 421 |
根据结果,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进一步证明你的观点,最好让F1与F2中的______杂交加以验证,当出现______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______时,可支持上述观点。
5.
家兔的黑毛与褐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4只家兔甲、乙、丙、丁,其中甲和丙为雄兔,乙和丁为雌兔,甲、丙、丁兔均为黑毛,乙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乙交配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丙和乙交配的后代中有褐色子兔。用符号B和b表示,请回答:
⑴判断黑毛和褐毛的显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甲、乙、丙、三只兔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何鉴别丁兔的基因是纯种还是杂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判断黑毛和褐毛的显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甲、乙、丙、三只兔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何鉴别丁兔的基因是纯种还是杂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7题)
6.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
B.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则把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
C.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
D.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
7.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及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 |
B.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发生变化 |
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
D.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的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 |
8.
如图表示的是细胞呼吸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中人体产生的CO2来源于②④过程 |
B.缺氧条件下马铃薯块茎发生①③过程 |
C.乳酸菌无线粒体,但具有与②有关的酶 |
D.①②③④都生产ATP,为生命活动供能 |
9.
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
B.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
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
D.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 |
10.
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人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
B.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 |
C.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 |
D.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
11.
下列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组合最合理的是( )
A.以西瓜果肉为材料,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
B.以水绵为材料,证明叶绿体的功能 |
C.观察线粒体实验宜选用黑藻细胞 |
D.以紫色洋葱内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
12.
元素和化合物是生物体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镁是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各种色素的组成元素 |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
C.性激素、胰岛素和抗体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成紫色 |
D.淀粉、糖原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
13.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速度快 |
B.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中 |
C.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能量大部分未释放,其余都储存在ATP中 |
D.无氧条件下,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
14.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发现F2分离比3:1是属于假说演绎法中 “假说”的内容 |
B.推断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l:1 属于“演绎”的结果 |
C.Aa个体形成配子A与配子a比为1:1,是分离定律的实质 |
D.测交实验的结果与演绎预测结果相符,说明假说成立 |
15.
已知同一个体产生的各种类型的配子的数量相等。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图中的④⑤过程中 |
B.甲、乙图分别按照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推演出子代 |
C.图甲中③过程的随机性导致子代中基因型Aa所占的比例为1/2 |
D.图乙中子代含有A的基因型种类数和子代表现型种类数相同 |
16.
用矮杆晚熟(ddEE)水稻和高杆早熟(DDee)水稻杂交,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如果希望达到200株矮杆早熟水稻,那么F2 在理论上要有
A. 800株 B. 1000株 C. 1600株 D. 3200株
A. 800株 B. 1000株 C. 1600株 D. 3200株
17.
一组杂交品种AABB×aaBb,各对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则后代(F1)有表现型和基因型各几种
A.2种表现型,1种基因型 | B.2种表现型,4种基因型 |
C.2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 | D.1种表现型,2种基因型 |
18.
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


A.两个亲本都是纯合子 |
B.高茎对矮茎为显性 |
C.亲本中高茎豌豆作父本或母本实验结果不同 |
D.F2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
20.
高粱有红茎(R)和绿茎(r),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则此高粱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Rr×Rr | B.Rr×rr | C.Rr×RR | D.RR×rr |
22.
黄粒(A)高秆(B)玉米与某表现型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秆占3/8,黄粒矮秆占3/8,白粒高秆占1/8白粒矮秆1/8则双亲基因型是()
A. AaBb X AABb B. AaBb X Aabb
C. AaBb X AaBb D. AaBb X aaBB
A. AaBb X AABb B. AaBb X Aabb
C. AaBb X AaBb D. AaBb X aaBB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