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细胞结构与细胞周期
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如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1)如图表示某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所处的时期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
(2)细胞器是细胞内执行重要功能的结构,如图(b)中①所示的细胞器是_____,该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多选)。
A.糖酵解 B.乳酸生成
C.三羧酸循环 D.丙酮酸氧化分解
(3)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分离酶没有专一性
B.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同一种蛋白质
C.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
D.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4)在人类细胞中,分离酶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如果此时核膜的通透性不恰当改变,使分离酶处于细胞核内,其可能的结果是_____。
(5)据图中信息,比较蛋白复合物APC在间期和分裂期含量并阐述该含量变化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是_____。
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如图(a)(b)(c)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1)如图表示某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所处的时期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
(2)细胞器是细胞内执行重要功能的结构,如图(b)中①所示的细胞器是_____,该细胞器内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多选)。
A.糖酵解 B.乳酸生成
C.三羧酸循环 D.丙酮酸氧化分解
(3)分离酶(SEP)的活性需要被严密调控。保全素(SCR)能与分离酶紧密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据此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分离酶没有专一性
B.保全素和黏连蛋白是同一种蛋白质
C.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空间结构有局部相似之处
D.保全素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4)在人类细胞中,分离酶在分裂间期时被阻挡在细胞核外。如果此时核膜的通透性不恰当改变,使分离酶处于细胞核内,其可能的结果是_____。
(5)据图中信息,比较蛋白复合物APC在间期和分裂期含量并阐述该含量变化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是_____。
2.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赖以生存的营养和能量来源。如图为芦苇光合作用过程模式图,A﹣J表示物质或结构。

(1)图中,J的化学本质和E所表示的物质分别是_____。
A.蛋白质和ATP
B.多糖和NADPH
C.RNA和ATP
D.蛋白质和NADPH
(2)反应Ⅰ类囊体腔中积累H+的生理意义是_____(多选)。
A.为水的光解提供能量
B.形成膜内外两侧的H+浓度差
C.为ATP合成提供能量
D.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3)突然停止光照,图中C和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和_____。(用“升高”、“不变”或“下降”表示)。
光合作用是生物体生命活动赖以生存的营养和能量来源。如图为芦苇光合作用过程模式图,A﹣J表示物质或结构。

(1)图中,J的化学本质和E所表示的物质分别是_____。
A.蛋白质和ATP
B.多糖和NADPH
C.RNA和ATP
D.蛋白质和NADPH
(2)反应Ⅰ类囊体腔中积累H+的生理意义是_____(多选)。
A.为水的光解提供能量
B.形成膜内外两侧的H+浓度差
C.为ATP合成提供能量
D.防止叶绿体色素被破坏
(3)突然停止光照,图中C和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和_____。(用“升高”、“不变”或“下降”表示)。
3.
研究者研究了不同强度紫外线对芦苇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了自然光照组(CK)、紫外线强度增强25%组(R1)、紫外线强度增强50%组(R2)三组,每组处理3个重复,连续处理60天。获得的总叶绿素含量变化数据如图所示。研究者还用显微镜观察了三组细胞结构,发现:
CK组:大量叶绿体紧贴细胞边缘,呈长椭圆形,膜结构完整,内部结构清晰,基粒排列整齐而致密。
R1组:叶绿体数目减少,明显肿胀变形,叶绿体膜完整性有轻微破坏,基粒松散。
R2组:叶绿体数目很少,肿胀加剧,呈梭形;叶绿体膜边缘模糊部分破损缺失;基粒膨胀松散,排列稀疏紊乱,类囊体模糊不清。

(1)据图,推测CK、R1、R2三组实验中芦苇的净光合速率的大小_____。
(2)根据本实验中获取的数据和资料,结合光合作用过程阐述高强度紫外线辐射影响芦苇光合作用的机制:_____。
CK组:大量叶绿体紧贴细胞边缘,呈长椭圆形,膜结构完整,内部结构清晰,基粒排列整齐而致密。
R1组:叶绿体数目减少,明显肿胀变形,叶绿体膜完整性有轻微破坏,基粒松散。
R2组:叶绿体数目很少,肿胀加剧,呈梭形;叶绿体膜边缘模糊部分破损缺失;基粒膨胀松散,排列稀疏紊乱,类囊体模糊不清。

(1)据图,推测CK、R1、R2三组实验中芦苇的净光合速率的大小_____。
(2)根据本实验中获取的数据和资料,结合光合作用过程阐述高强度紫外线辐射影响芦苇光合作用的机制:_____。
4.
人类遗传与变异
摄入人体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分解代谢(如下图)。控制ALDH合成的基因(用B或b表示)控制一条肽链合成,ALDH由4条相同肽链构成。缺乏ALDH的个体由于无法代谢乙醛,喝酒后表现为“红脸”。

(1)当ALDH基因发生突变时,肽链的第487位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该突变类型属于_____。
为了定位控制ADH和ALDH合成的基因位于哪条染色体上,将没有上述2种基因但能将乙醇转化为乙醛、不能将乙醛转化为乙酸的鼠细胞与不同类型的人细胞融合为杂交细胞a、b、c三种。表1显示每种杂交细胞中含有的除鼠染色体之外的人染色体的存在情况,表2是研究者检测到的杂交细胞中ADH 的存在情况和加入乙醇后乙酸的存在情况(“+”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

(2)由此推测,控制ALDH合成的基因位于_____号染色体上,控制ADH合成的基因位于_____号染色体上。
(3)ALDH基因突变后的杂合子酒后表现为红脸,则酒后表现为白脸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
(4)某家庭父母饮酒后脸色表现与儿子不同,请画出一家三口的遗传系谱图(注意用不同方式标注“红脸”和“白脸”),标注出父母的基因型。(画在答题纸的方框内。)_____
摄入人体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分解代谢(如下图)。控制ALDH合成的基因(用B或b表示)控制一条肽链合成,ALDH由4条相同肽链构成。缺乏ALDH的个体由于无法代谢乙醛,喝酒后表现为“红脸”。

(1)当ALDH基因发生突变时,肽链的第487位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该突变类型属于_____。
A.碱基对缺失 | B.碱基对替换 | C.碱基对增添 | D.碱基对重复 |

(2)由此推测,控制ALDH合成的基因位于_____号染色体上,控制ADH合成的基因位于_____号染色体上。
(3)ALDH基因突变后的杂合子酒后表现为红脸,则酒后表现为白脸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
(4)某家庭父母饮酒后脸色表现与儿子不同,请画出一家三口的遗传系谱图(注意用不同方式标注“红脸”和“白脸”),标注出父母的基因型。(画在答题纸的方框内。)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11.
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即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表现型如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褐鼠种群( )
基因型 | rr | Rr | RR |
灭鼠灵 | 敏感 | 抗性 | 抗性 |
维生素K依赖性 | 无 | 中度 | 高度 |
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
B.抗性个体RR:Rr=1:1 |
C.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
D.RR个体数量增加,rr个体数量减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