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18届高三3月适应性模拟练习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306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9/7

1.非选择题(共2题)

1.
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第1~3天
第4~9天
第10天
叶面喷洒
日温/夜温
光照
日温/夜温
光照
分组
检测
A
H2O
25℃/18℃
适宜
25℃/18℃
适宜
A1
光合速率
A2
G基因表达量
B

25℃/18℃
适宜
18℃/12℃
弱光
B1
光合速率
B2
G基因表达量
C
SA
25℃/18℃
适宜
18℃/12℃
弱光
C1
光合速率
C2
G基因表达量
 
(1)设计实验时,应该遵循的是________。
①所选幼苗长势相同②细苗进行随机分组③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材料④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组为________组,B组叶面应喷洒__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暗反应中________过程。

(4)实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_______的影响。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5)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普通有毛黄瓜茎叶表面生有短刚毛,果实表面有的有瘤,有的无瘤,但均有刺;无毛突变体黄瓜的茎叶表面光滑,果实表面无瘤无刺。研究者对无毛突变体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黄瓜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⑴ 已知黄瓜有毛与无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实验结果分析,控制有毛性状的基因为___基因,据此判断1 F 与无毛亲本杂交,后代中有毛、无毛的性状比为___。
⑵ 研究发现,茎叶有毛黄瓜的果实表面均有刺,茎叶无毛黄瓜的果实均无刺,推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推测①:这两对性状由___控制,但在___表现出的性状不同。
推测②: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位于___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___。
⑶ 研究者通过基因定位发现,控制普通黄瓜茎叶有毛和控制果实有刺的基因位于2 号染色体同一位点,且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刚毛和果刺的内部构造一致,从而证实了推测___(①/②),这说明性状是___的结果。
⑷ 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控制茎叶有无刚毛(相关基因用G 、g 表示)的基因与控制果实是否有瘤(相关基因用T 、t 表示)基因的遗传符合___定律,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推测非等位基因存在着相互作用即___基因会抑制___基因发挥作用。
⑸ 为证实⑷推测,研究者分别从P 、F1、 F2的果实表皮细胞中提取核酸进行检测,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条带代表有相应的扩增产物)。比较___(两组)的结果即可为⑷的推测提供分子学证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