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2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绿叶甘蓝和紫叶甘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实验①: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②: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_,实验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实验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1∶1,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
图中甲表示某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乙、图丙为该过程中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图乙、图丙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甲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和过程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图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乙细胞中移向同一极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图丙细胞中移向同一极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

(1)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图乙、图丙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甲中分别位于过程_____和过程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图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
(3)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乙细胞中移向同一极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图丙细胞中移向同一极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
3.
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___。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___。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
4.
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9题)
5.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
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
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
6.
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
7.
某植物茎的高度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单杂合植株的茎中等高度,双杂合植株的茎最高,纯合植株的茎最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
B.两矮茎植株杂交,子代全为高茎,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
C.最高茎植株与不同矮茎植株杂交,子代中均有高茎、中茎和矮茎 |
D.茎最高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中等高度的个体占3/4 |
8.
小明家里的一对芦花鸡产卵孵化的100个鸡雏的羽毛颜色如下图(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下列据图所做分析错误的是( )


A.鸡的羽毛颜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 B.羽毛非芦花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
C.子代母鸡的数量是公鸡的两倍 | D.亲、子代芦花母鸡的基因型相同 |
9.
下列关于人类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内的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 |
B.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不一定是等位基因 |
C.Y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在X染色体也存在 |
D.基因在染色体上都呈线性排列 |
10.
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平行关系,下列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
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
B.基因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
C.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 |
D.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也是如此 |
11.
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表示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 |
B.②表示染色单体数,③表示DNA数 |
C.Ⅰ阶段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对同源染色体 |
D.交叉互换发生在Ⅱ和Ⅲ所处阶段 |
12.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Ee,同学们绘制了该生物体的一个细胞示意图,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 |
B.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
C.基因B/b与E/e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D.该细胞中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
13.
下列对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B.离心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 |
C.子代噬菌体都能够检测到放射性 | D.该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14.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停止分裂的细胞中没有基因的表达 |
B.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没有T与A的配对 |
C.密码子的种类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相同 |
D.密码子的简并性增强了遗传密码的容错性 |
15.
大肠杆菌的某一个基因含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17%。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基因中的嘧啶数小于嘌呤数 |
B.该基因的(A+T)/(G+C)比值与酵母菌一般不同 |
C.该基因的每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一定相等 |
D.该基因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1 320 |
16.
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化学干扰技术,有望使人体的致病基因“沉默”下来。该化学干扰技术很可能干扰了细胞内的( )
A.致病基因的复制 | B.致病基因的转录 |
C.致病基因的突变 | D.致病基因与等位基因的重组 |
17.
下列关于人类X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伴性遗传都具有交叉遗传现象 |
B.女性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 |
C.隔代遗传是伴X隐性遗传独有的特点 |
D.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
18.
下列关于遗传中的相关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习惯等特征 |
B.杂合子是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
C.苹果的自花传粉和同株异花传粉分别属于自交、杂交 |
D.杂合体后代同时出现显、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
20.
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 |
B.250、500、250 |
C.500、250、0 |
D.750、250、0 |
21.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 |
B.①或④ |
C.②或③ |
D.③或④ |
22.
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