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遗传实验相关问题:
Ⅰ.1909年摩尔根从红眼果蝇种群中发现了第一个白眼果蝇,并用它做了杂交实验(如甲所示)。

(1)果蝇适合选做遗传学实验材料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两个即可)。
(2)已知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中,分析F1的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F2的结果,你的推测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提示:不考虑X与Y的同源区段)。
(3)若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推测是否正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的杂交实验。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子代雌雄均为红眼,则基因在__________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在_____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
Ⅱ.实验表明控制果蝇红眼(N)和白眼(n)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图乙表示甲中F1的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一只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回答:
(4)图中A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若F1的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雌果蝇中表现出红眼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Ⅰ.1909年摩尔根从红眼果蝇种群中发现了第一个白眼果蝇,并用它做了杂交实验(如甲所示)。

(1)果蝇适合选做遗传学实验材料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两个即可)。
(2)已知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甲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中,分析F1的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F2的结果,你的推测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提示:不考虑X与Y的同源区段)。
(3)若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推测是否正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作亲本的杂交实验。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子代雌雄均为红眼,则基因在__________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在_____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在X染色体上。
Ⅱ.实验表明控制果蝇红眼(N)和白眼(n)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图乙表示甲中F1的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一只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回答:
(4)图中A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若F1的红眼雌果蝇与一白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雌果蝇中表现出红眼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2.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一代类型和比例:

请回答: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显性性状为____。
(2)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
(4)将子一代的灰身直毛雌蝇与黑身分叉毛雄蝇交配,得到子二代果蝇,其中表现型为黑身分叉毛的果蝇占_______。
(5)写出子一代中纯合的灰身直毛雌蝇与黑身分叉毛雄蝇交配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____

请回答: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显性性状为____。
(2)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3)子一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
(4)将子一代的灰身直毛雌蝇与黑身分叉毛雄蝇交配,得到子二代果蝇,其中表现型为黑身分叉毛的果蝇占_______。
(5)写出子一代中纯合的灰身直毛雌蝇与黑身分叉毛雄蝇交配产生后代的遗传图解____
2.单选题- (共27题)
4.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5.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
C.理论上含X染色体的配子和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量相等 |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
7.
如图是DNA分子片段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DNA的核苷酸种类的不同与2有关 |
B.图中4的全称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
C.DNA分子的多样性与A、G、C、T等排列顺序有关 |
D.从主链上看,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 |
8.
某同学研究了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如图),其中Ⅰ-4 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病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
B.Ⅰ-1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
C.Ⅱ-5一定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 |
D.甲、乙两病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11.
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患者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三体 , |
B.该患者的出现一定是父亲产生的异常精子引起的 |
C.该患者的出现一定是母亲产生的异常卵子引起的 |
D.该患者若能产生配子,则一定不能产生不含X的配子 |
12.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cd段R型细菌增多的原因是S型细菌增多使小鼠抵抗力下降 |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直接转化而来 |
C.图乙的上清液具有放射性,而沉淀物一定不会出现放射性 |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所得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 |
13.
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 |
B.①或④ |
C.②或③ |
D.③或④ |
14.
某种鸟为ZW型性别决定,羽毛有白羽和粟羽,受1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该鸟有白羽和粟羽2个品系,每个品系均能稳定遗传。将白羽与粟羽两品系杂交,正交时后代为白羽和粟羽,数量相当。反交时后代全为粟羽。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反交的结果表明粟羽对白羽为显性性状 |
B.正交和反交的结果表明A、a基因不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
C.参与正交的雌鸟和雄鸟的基因型分别为ZAW、ZaZa |
D.将反交产生的粟羽鸟互相交配,后代全为粟羽 |
16.
如下图是从某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能取自哺乳动物的睾丸或卵巢 |
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基因自由组合 |
C.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
D.此时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 |
18.
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
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
19.
如果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A’、BB’、C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
A.AB’C、A’BC’、AB’C、A’BC’ | B.AB’C’、A’BC、A’B’C’、A’B’C’ |
C.A’BC’、AB’C’、A’B’C’、ABC | D.A’B’C、A’B’C’、A’BC’、ABC |
20.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
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
21.
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一定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
B.图Ⅱ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 |
C.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0、4 |
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
24.
绵羊群中,若遗传因子组成为HH绵羊表现为有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表现为无角;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母羊表现为无角,公羊表现为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小羊的性别和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
A.雄性、hh | B.雄性、Hh | C.雌性、Hh | D.雌性、hh |
26.
豌豆的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现有纯种的灰种皮与白种皮两个品种杂交,得到F1,将F1连续自交得到F3,问F3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的分离比是
A.3:1 | B.4:1 | C.5:1 | D.5:3 |
27.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隐性=3:1 | 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 D.单眼皮为显性性状 |
28.
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
①1866年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①1866年孟德尔的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 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一演绎 ③类比推理 |
29.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 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3 / 64 | B.5 / 64 | C.12 / 64 | D.15 / 64 |
3.选择题- (共6题)
31.
看情景整理信息。
补充填写表格。
动物名称 | 猴子 | 鸭子 | 小鸟 | |||
每一部分 | 3只 | {#blank#}1{#/blank#} | 4只 | 7只 | {#blank#}2{#/blank#} | 5只 |
总数 | 5只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