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采用一定的技术处理番茄幼苗,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下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丁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B 组处理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含量降低,从而影响了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可以___________ 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缺乏氮元素时往往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图分析,①~⑤过程中,能为细胞吸收 K+、NO3—等矿质离子提供 ATP 的过程包括_________(填数字标号),物质甲为_________,物质丙进入③后形成的第一个产物是_________(全称)。若在缺氧的黑暗条件中,过程④产生的[H]会和________结合而生成________。
分组及实验处理 | 株高(cm) | 叶绿素含量(mg·g-1) | 光合速率(μmol·m-2·s-1) | |||||
15 天 | 30 天 | 45 天 | 15 天 | 30 天 | 45 天 | 45 天 | ||
A | 对照(自然条 件) | 21.5 | 35.2 | 54.3 | 1.65 | 2.00 | 2.00 | 8.86 |
B | UV 辐射 | 21.1 | 31.6 | 48.3 | 1.50 | 1.80 | 1.80 | 6.52 |
C | CO2 浓度倍增 | 21.9 | 38.3 | 61.2 | 1.75 | 2.40 | 2.45 | 14.28 |
D | CO2 浓度倍增 和 UV 辐射 | 21.5 | 35.9 | 55.7 | 1.55 | 1.95 | 2.25 | 8.02 |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B 组处理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含量降低,从而影响了光反应阶段中光能的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可以___________ 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缺乏氮元素时往往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图分析,①~⑤过程中,能为细胞吸收 K+、NO3—等矿质离子提供 ATP 的过程包括_________(填数字标号),物质甲为_________,物质丙进入③后形成的第一个产物是_________(全称)。若在缺氧的黑暗条件中,过程④产生的[H]会和________结合而生成________。
2.
如下图 1 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 a→h 段表示_________分裂,该过程发生在生物的________(器官)中;
(2)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填字母)细胞中,h 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其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
(3)图 2 坐标中 DE 段对应图 1 中的细胞为______,该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E 点对应的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请在图 2 曲线 F 点后补充画出 a→h 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之比的变化_____________。
(4)i 细胞和 j 细胞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图 1 中 a→h 段表示_________分裂,该过程发生在生物的________(器官)中;
(2)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填字母)细胞中,h 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其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__。
(3)图 2 坐标中 DE 段对应图 1 中的细胞为______,该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E 点对应的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请在图 2 曲线 F 点后补充画出 a→h 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之比的变化_____________。
(4)i 细胞和 j 细胞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
某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原理: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时,若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则细胞失水而使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_ ;若植物细胞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则细胞吸水而使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__ 。而这一生理过程可通过亚甲基蓝蓝色小液滴(在与原溶液浓度相等的无色外界溶液中)的沉浮来判断。
(2)实验材料:菠菜叶圆片,甲基蓝结晶,蔗糖,清水,试管 10 支,毛细滴管,烧杯,量筒,天平等。
实验思路:
①取 10 支试管,分 5 组(每组 2 只,分为 a,b),编号 1~5,分别装入浓度为 0.0125M、0.025M、 0.05M、0.1M、0.2M 浓度的蔗糖溶液;
②在每组的 a 试管中加入_________,放置 15 分钟;
③向每组的 a 试管中加入一粒甲基蓝结晶,稍等片刻;(加入的甲基蓝结晶极小,溶解后使溶液呈蓝色,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忽略不计。)
④用毛细滴管从每组的 a 试管中取出一滴蓝色溶液置于 b 试管中部;
⑤ 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现象:_________
(4)分析与讨论
①若第 2 组蓝色液滴基本不动,第 3 组蓝色小液滴明显上浮,则取出第 4 组的植物组织放到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形态接近下图____________ ;观察到箭头所指部分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该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大约为 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发现这 5 组实验结果均为蓝色小液滴均匀上浮,实验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

(1)实验原理: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时,若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则细胞失水而使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_ ;若植物细胞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则细胞吸水而使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______ 。而这一生理过程可通过亚甲基蓝蓝色小液滴(在与原溶液浓度相等的无色外界溶液中)的沉浮来判断。
(2)实验材料:菠菜叶圆片,甲基蓝结晶,蔗糖,清水,试管 10 支,毛细滴管,烧杯,量筒,天平等。
实验思路:
①取 10 支试管,分 5 组(每组 2 只,分为 a,b),编号 1~5,分别装入浓度为 0.0125M、0.025M、 0.05M、0.1M、0.2M 浓度的蔗糖溶液;
②在每组的 a 试管中加入_________,放置 15 分钟;
③向每组的 a 试管中加入一粒甲基蓝结晶,稍等片刻;(加入的甲基蓝结晶极小,溶解后使溶液呈蓝色,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忽略不计。)
④用毛细滴管从每组的 a 试管中取出一滴蓝色溶液置于 b 试管中部;
⑤ ________
(3)请设计一个表格用于记录实验现象:_________
(4)分析与讨论
①若第 2 组蓝色液滴基本不动,第 3 组蓝色小液滴明显上浮,则取出第 4 组的植物组织放到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形态接近下图____________ ;观察到箭头所指部分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该植物组织细胞液浓度大约为 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发现这 5 组实验结果均为蓝色小液滴均匀上浮,实验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
4.
(10 分)研究发现,人的 ABO 血型不仅由位于第 9 号染色体上的 IA、IB、i 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 19 号染色体上的 H、h 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 H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 H 物质,H 物质在 IA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 A 抗原,在 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 B 抗原,而 ii 的人则不能转变 H 物质,其原理如图所示:

现有一 AB 型血的女子,其父亲为 O 型血、母亲为 B 型血(不考虑基因突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血型的基因中 IA和 IB是_________,其显性表现形式为________;H 和 i 为__________,这两类基因在控制血型的遗传中遵循_________定律;
(2)该女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种;
(3)若该女子与一 AB 型血的男子结婚,已知该男子的父母亲均为 AB 型血,且有一 O 型血的妹妹。
①他们生下的孩子为 AB 型血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女子怀孕后却因胎儿发育异常而终止妊娠,经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该胎儿第 19 号染色体有 3 条,且基因型为 HHIAIAIB,则有可能是母亲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在减数第____________________次分裂出现了异常;其中染色体组型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细胞进行显微摄影,对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配对、分组和排队所得到的图像,除了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还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型 | A 型 | B 型 | AB 型 | O 型 |
基因型 | IAIA、IAi | IBIB、IBi | IAIB | ii |
红细胞表面抗原 | A | B | A,B | 无 |

现有一 AB 型血的女子,其父亲为 O 型血、母亲为 B 型血(不考虑基因突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血型的基因中 IA和 IB是_________,其显性表现形式为________;H 和 i 为__________,这两类基因在控制血型的遗传中遵循_________定律;
(2)该女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种;
(3)若该女子与一 AB 型血的男子结婚,已知该男子的父母亲均为 AB 型血,且有一 O 型血的妹妹。
①他们生下的孩子为 AB 型血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该女子怀孕后却因胎儿发育异常而终止妊娠,经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该胎儿第 19 号染色体有 3 条,且基因型为 HHIAIAIB,则有可能是母亲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在减数第____________________次分裂出现了异常;其中染色体组型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细胞进行显微摄影,对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配对、分组和排队所得到的图像,除了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还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9题)
6.
如图是某种 XY 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2n=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 I 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B.若图Ⅰ中的 2 和 6 表示两个 Y 染色体,则此图所示细胞可能为精原细胞 |
C.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量分别为 2、0、4 |
D.图Ⅱ中其中一条为 Y 染色体,则另一条是 X 染色体 |
7.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时细胞周期变长 |
B.任何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 |
C.细胞分化、衰老、凋亡过程都会引起细胞数量变化 |
D.细胞衰老过程中,线粒体体积和细胞核体积都增大 |
8.
下图是 ATP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 中核糖和磷酸基团通过①相互连接 |
B.ATP 中磷酸基团之间都是通过高能磷酸键相互连接的 |
C.形成③所需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 |
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所需能量都是由③断裂后直接提供 |
10.
下列有关酶及其相关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
C.有酶参与的反应速率是无酶情况下的 1000 万倍,说明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
D.利用胃蛋白酶和温度分别为 0℃、15℃、37℃的水浴锅验证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
11.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都进行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 CO2 |
B.马铃薯块茎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酒精发酵 |
C.厌氧呼吸是细胞为争取时间而消耗较多能量的办法 |
D.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产生的[H]最终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
12.
如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假设以葡萄糖作为呼吸作用的 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


A.AC 段需氧呼吸的速率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增加 |
B.CD 段需氧呼吸不再进行,血液中乳酸急剧上升 |
C.AD 段肌肉细胞 CO2的产生量始终等于 O2 消耗量 |
D.乳酸在肝脏中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
13.
下图是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Ⅰ-Ⅲ表示过程,W 代表膜上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途径Ⅲ是 PGAL 的主要去向 |
B.图中 I 产生 PGA 过程中会产生六碳分子 |
C.图中途径Ⅱ大多数 PGAL 在细胞外形成蔗糖 |
D.水的光解维持了类囊体膜两侧的 H+浓度差从而推动了光反应的进行 |
14.
下列有关光合色素及其提取和分离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利用层析液对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提取 |
B.叶绿素 a 位于滤纸条的最下端,颜色为蓝绿色 |
C.类胡萝卜素是叶绿体中许多种黄色、橙色、红色色素的合称 |
D.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得到的色素条带会因层析液挥发而消失 |
15.
下列关于人类男性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一对中心粒分开并移到细胞的两极 |
B.中期,在细胞的中心位置形成细胞板结构 |
C.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 2 条性染色体 |
D.末期,核膜向内不断凹陷并逐渐形成环沟 |
17.
利用无色洋葱内表皮开展“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先后依次加入适量红色墨水的蔗糖溶液和清水。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性和流动性两大特性 |
B.制片的过程:取载玻片→滴清水→撕表皮→盖盖玻片 |
C.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需转动转换器才能换上高倍物镜 |
D.细胞中液泡的颜色由于失水变深,滴加清水后又变浅 |
20.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取马铃薯上清液和碘一碘化钾溶液等体积配比进行淀粉检测 |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蛋白酶一定时间后,双缩脲试剂鉴定仍呈紫色 |
C.甘蔗中含有白色的蔗糖,没有颜色干扰,是还原糖测定的理想材料 |
D.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对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使果胶质层松散 |
21.
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下图所示,①④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可分布在质膜的两侧 |
B.②和④共同构成质膜的基本骨架 |
C.生物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均称为质膜 |
D.脂双层可以阻止许多分子和离子随意出入细胞 |
23.
如图为细胞内溶酶体示意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中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 |
B.溶酶体在植物通气组织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C.H+易化扩散进入溶酶体有利于维持其内的酸性环境 |
D.溶酶体可以消化细胞外吞入的颗粒和自身产生的碎渣 |
24.
下列关于细胞内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称为细胞液 |
B.植物的淀粉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的白色体内 |
C.线粒体的两层膜之间及嵴的周围都是线粒体基质 |
D.内质网是真核细胞内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的运输 |
25.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①过程细胞核中均存在 DNA 的加倍 |
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③过程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④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 DNA 数减半 |
D.若受精卵中有 12 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分裂过程形成 12 个四分体 |
26.
某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D)对弯翅(d)、有刺刚毛(B)对无刺刚毛(b)为显性,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下图所示的四只昆虫分别进行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后代表现型是长翅直翅有刺刚毛:长翅弯翅有刺刚毛:残翅直翅有刺刚毛=2:1:1,下列符合该性状分离比的是()


A.图 1 | B.图 2 | C.图 3 | D.图 4 |
27.
下列关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学说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 |
B.该学说有助于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
C.该学说的内容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 |
D.该学说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28.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 1∶1 |
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 4∶1 |
C.核 DNA 数目比值为 4∶1 |
D.染色体数目比值为 2∶1 |
29.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所示)。现选择 AABB 和 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的表现型是黄色 |
B.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 9∶7 |
C.F2的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 3/16 |
D.F2中黄色个体自交有 2/3 会出现性状分离 |
30.
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AA、Aa、aa 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 和 Bb 控制红色,bb 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有 6 种表现型 |
B.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 3 种表现型 |
C.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 1/16 |
D.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 100% |
31.
关于下图遗传图解分析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图中的③ |
B.A 与 a 在同源染色体上对应的位置相同 |
C.①②过程有 A 与 a 的分离,但不存在 A 与 A 的分离 |
D.若子代有 3 种表现型则说明 A 对 a 为完全显性 |
32.
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豌豆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
B.F1 自交,其 F2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 |
C.通过F1 紫花自交产生 F2紫花:白花=3:1 验证假说 |
D.基因型为 Cc 的 F1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2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