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26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9

1.非选择题(共2题)

1.
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也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灌浆期分为灌浆前期、中期、后期,约80%的营养物质在灌浆中期运往小麦籽粒积累。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施氮水平对灌浆期小麦旗叶(植株最上面的一片叶子,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光合特性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如表。
光照强度
施氮水平
/kg•hm-2
叶绿素/mg•g-1
净光合速率/CO2μmol•m-2•s-1
产量
/kg•hm-2
灌浆中期
灌浆后期
灌浆中期
灌浆后期
正常光照
0
1.2
0.38
12.43
3.96
4045.9
120
1.26
0.85
13.7
4.88
5690.2
240
3.23
2.37
14.20
5.71
8153.4
遮光50%
0
3.39
1.66
11.30
10.24
3006.5
120
3.79
3.12
12.60
11.42
3317.0
240
4.00
3.67
14.07
12.20
3513.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适宜的光照下,小麦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ATP的结构是______。
(2)测定小麦叶绿素含量时,需用______试剂提取叶绿体色素。为了防止叶绿素的破坏,研磨提取时需加入______。若将该提取液放在适宜光照条件下,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反应。
(3)表中影响光合产量的可变因素有______,在强光、高温、干旱的夏季中午,小麦的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是因为细胞中CO2浓度低造成的。此时细胞中合成3-磷酸甘油酸的速率______,参与3-磷酸甘油酸还原的光反应产物有______。
(4)遮光50%条件下,与灌浆中期相比,相同施氮水平下灌浆后期的净光合速率______,据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灌浆后期______降低。
(5)与正常光照相比,遮光处理后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在灌浆中期下降不明显,但小麦产量却明显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____。
2.
某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为A、a和B、b,且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只要存在一种显性基因就表现出抗除草剂性状。基因A使雄配子生物育性降低50%,其他配子育性正常。基因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请回答问题:
(1)A与a互为______(填“等位”、“非等位”或“相同”)基因的关系,基因A与基因B的本质区别是______。该种植物抗除草剂与不抗除草剂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植株中共有______种基因型。
(2)某植物(AaBb)体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性染色体,其产生的花粉AB:Ab:aB:ab=______。
(3)若♀甲(Aabb)×♂乙(aaBb)进行杂交,子代抗除草剂植株中含有两种除草剂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用这些含两种抗除草剂基因的植株杂交,子代中不抗除草剂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
(4)若其它配子育性正常,用基因型不同的两亲本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可验证基因A使雄配子可育性降低了50%.请设计一个最佳杂交方案验证,并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

2.单选题(共19题)

3.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需选用用水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B.徒手切片时,要从前向后拖动刀片,切花生子叶成薄片
C.滴50%的乙醇溶液,目的是为了洗去多余的染料
D.制片前需用双缩脲试剂染色
4.
图为某二倍体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2n=24)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局部变化示意图,1、2、3、4 为细胞内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所在时期包括一个合成期和一个间隙期
B.图A中染色体DNA 复制所需的 DNA 聚合酶从结构 1 通过
C.图B中4可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后用显微镜观察到
D.图B到图C,再到图 A 的变化中有分散的核膜小泡重新形成核膜
5.
蜜蜂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其中蜂王和工蜂是二倍体雌蜂(2n=32),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蜂王产生的一个卵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B.工蜂的体细胞有丝分裂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C.雄蜂是由蜂王产生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单倍体
D.雄蜂体细胞中的16条染色体,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
6.
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萝卜为材料,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萝卜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表。假如蔗糖溶液与萝卜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组别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g/mL)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
0.70
0.80
0.90
1.06
1.10
1.15
 
A.6组实验中,萝卜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B.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萝卜细条的长度先增长后不断变短
C.实验后,f组液泡中的细胞液浓度大于b组
D.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 之间
7.
Na+-K+泵由4个亚基(多肽)组成,其中一个亚基向着细胞质的一面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Na+结合位点,外表面有两个K+结合位点。这一过程利用ATP供能,将Na+从细胞内逆浓度梯度排出,将K+从细胞外逆浓度梯度运入。对此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K+泵可催化ATP水解
B.Na+-K+泵在转运时会发生形状改变
C.这一过程可能会造成细胞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D.转运Na+、K+的过程不能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
下列有关人体骨骼肌及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骨骼肌细胞具有多个细胞核
B.人体骨骼肌收缩过程中,ATP使其能量增加,改变形状,是吸能反应
C.缺氧时,人体骨骼肌产生的乳酸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酸痛的感觉
D.缺氧时,人体骨骼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来自细胞溶胶
9.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英国的虎克(Robert Hooke)最早观察到活细胞
B.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C.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10.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粗面内质网膜可与核外膜相连B.液泡中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
C.溶酶体是由内质网断裂形成的D.线粒体中有少量的核糖体
1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无细胞的酵母汁能促使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
D.酶分子具有一定的形状,使其只适合与一种底物分子结合
12.
下列有关以黑藻为材料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叶绿体实验前,黑藻置于黑暗、温度适宜条件下培养
B.观察叶绿体实验应取黑藻近根处深绿色的叶片进行观察
C.黑藻叶片也可以用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
D.显微镜观察时,转换高倍物镜应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13.
海拉细胞是从一个非洲女子海拉的子宫颈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人工培养的细胞。在体外培养,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下列有关海拉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发海拉细胞癌变的致癌因素可能是某种病毒
B.海拉细胞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一般只能分裂50~60次
C.海拉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使细胞不能自由移动
D.海拉细胞的遗传物质与癌变前的细胞相同
14.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只以亲代的一条DNA链为模板
B.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两条链配对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
C.形成子链时,相邻核苷酸的核糖和磷酸基团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D.DNA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的碱基数量遵循卡伽夫法则
15.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Cc)由于C基因与c基因相互独立,相互分离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C和c),导致F2出现紫花与白花的性状分离,下列哪些不是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  )
A.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结合机会相等
C.F2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同
D.统计F2个体的数目足够多
16.
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正在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图示的染色体上含有3个DNA分子
C.该细胞发生变异的原因必定是基因突变
D.该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是0种或1种或2种
17.
如图为某家族ABO血型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的血型已经清楚(见图中标注)。已知该地区人群中基因IA频率为0.1,IB基因频率为0.1,i基因频率为0.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血型的红细胞膜上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表现为共显性
B.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IAi或IBi
C.3号为O型血的概率为2/3
D.3号与4号再生一个O型孩子的概率为1/24
18.
下列对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物种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B.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新物种诞生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D.基因突变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前提
19.
下列基因型的生物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
A.CCB.eeFfC.YyRrD.Eeff
20.
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将热处理的S型菌进行分离提纯获得的物质分别与R型菌混合,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表面光滑的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菌落特征可以鉴别S型菌和R型菌
B.用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感染小鼠,可以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C.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多糖进入R型菌导致表面光滑的菌落出现
D.R型菌转化成S型菌后DNA分子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不相等
21.
下列有关遗传病与优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指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
B.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已不需要提倡适龄生育
C.亲属中有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待婚青年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D.对蚕豆病患者没有选择发生,则其基因频率会随着世代相传而上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