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25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4

1.非选择题(共3题)

1.
下图甲、乙、丙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

(1)各图中ab段上升的原因相同,均为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c段,若为有丝分裂过程,则可能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__期,若为减数分裂过程,那么处于该期的细胞______________(有,没有,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3)图甲、乙、丙中的DNA含在cd段均发生减半,但图__________(填“甲”、“乙”、“丙”)与另外两图相比,发生减半的原因不同。
(4)细胞在de段时仍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图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一定无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2.
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DNA片段的____________结构,图乙是DNA片段的____________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3]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构成的。
(4)连接碱基对的[7]是____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即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配对,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配对。
(5)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______结构。
3.
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这两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第1组F2的所有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第2组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F2中的红花个体与粉红花个体随机杂交,后代开白花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_。
(4)从第2组F2中取一红花植株,请你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来鉴定该植株的基因型。(简要写出设计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1题)

4.
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的变化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BC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DNA复制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CD段
C.DE段的变化是着丝点分裂所致
D.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不符合该变化曲线
5.
下图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
A.上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了三次
B.由D点到E点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C.在图中的EF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不一定相等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6.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D.卵细胞
7.
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摩尔根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样,都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C.摩尔根所做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只有XRXR
8.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选用结构简单、繁殖快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
B.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各自的功能
C.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赫尔希和蔡斯用32P、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来研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9.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和DNA是同一概念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一般一个DNA分子含一个基因D.基因是由4种碱基随机排列而成
10.
关于图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作用于部位③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G)/(T+C)的比例上
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11.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白毛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鸡的长腿和短腿D.马的白毛和羊的黑毛
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B.着丝粒数目等于染色体条数
C.出现N个四分体说明该生物有N对同源染色体
D.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一般都相同
13.
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
B.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C.先分析多对相对性状,再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14.
二倍体高等植物剪秋罗为雌雄异株,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窄叶剪秋罗可以是雌株,也可以是雄株
B.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则子代全部是宽叶
C.如果亲代全是宽叶,则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D.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则亲代为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
15.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由于
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16.
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条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7.
如图表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细胞可能为初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此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及染色单体0条
C.此细胞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此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18.
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
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膜和精子膜上的糖蛋白发挥了作用
19.
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子比例为
A.1/8B.7/8
C.7/16D.9/16
20.
有一种兔的体色有灰色和白色两种,且体色性状灰色与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表为针对该种兔的体色所做的杂交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杂交组含
亲本组合
后代

 

灰色
白色
I
灰色
×
白色
82
78
II
灰色
×
灰色
118
39
III
白色
×
白色
0
50
IV
灰色
×
白色
74
0
 
A.根据杂交组合II或IV均可确定灰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
B.四个杂交组合中灰色亲本的基因型完全相同
C.杂交组合II中灰色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IV中灰色雌性个体杂交,后代都是灰色个体
D.该兔的灰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1.
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l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
22.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自由组合
C.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的两亲本基因型不一定是AaBb和 aabb
D.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4个比例为1:1:1:1的配子
23.
已知某玉米的基因型为YYRR,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
24.
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A.450个B.100个
C.200个D.300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