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铁皮石斛是珍稀药用植物,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石斛在生长过程中都能与相应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为了阐明兰科菌根真菌(M真菌)对铁皮石斛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科研人员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兰科菌根对铁皮石斛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如表)及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图表中“+M"表示接种真菌,“-M"表示不接种真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表中数据说明,接种M真菌对铁皮石斜幼苗叶片中的_________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该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
(2)图中“光合有效辐射”相当于光照强度,曲线说明接种M真菌对铁皮石斜幼苗的呼吸速率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但能明显提高其__________,这也说明_______(填“接种M真菌”或“不接种M真菌”)增强了铁皮石斛幼苗对强光的适应性。
(3)从表中株高判断,接种M真菌对铁皮石解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你认为其原因是接种M真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表中数据说明,接种M真菌对铁皮石斜幼苗叶片中的_________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该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
(2)图中“光合有效辐射”相当于光照强度,曲线说明接种M真菌对铁皮石斜幼苗的呼吸速率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但能明显提高其__________,这也说明_______(填“接种M真菌”或“不接种M真菌”)增强了铁皮石斛幼苗对强光的适应性。
(3)从表中株高判断,接种M真菌对铁皮石解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你认为其原因是接种M真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果蝇的长翅(A)与残翅(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这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②AAbb和③AABB。假设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同学欲利用现有的三个纯合品系果蝇设计实验,验证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请你补充完善下列内容
实验思路:选择的杂交组合为______得到F1,再让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统计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2)假设B/b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在自然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种;假设B/b这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自然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假设B/b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在自然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种。若B/b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某正常刚毛雌果蝇与ー只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中正常刚毛与小刚毛比例均为1:1,则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1)若某同学欲利用现有的三个纯合品系果蝇设计实验,验证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请你补充完善下列内容
实验思路:选择的杂交组合为______得到F1,再让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统计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2)假设B/b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在自然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种;假设B/b这对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自然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种;假设B/b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在自然种群中,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种。若B/b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某正常刚毛雌果蝇与ー只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中正常刚毛与小刚毛比例均为1:1,则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单选题- (共13题)
3.
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上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人员利用HepC2细胞(一种肝癌细胞)对来那度胺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甲组:将HepC2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以DMSO为溶剂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溶液,24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为表一
乙组:将HepC2细胞与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为表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组:将HepC2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加入以DMSO为溶剂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溶液,24h后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为表一
乙组:将HepC2细胞与淋巴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加入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来那度胺溶液,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为表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epC2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其能无限增殖 |
B.据题分析可知,表一和表二中对照组的设置相同 |
C.比较表一和表二可知,来那度胺与HepC2细胞凋亡无关 |
D.比较表一和表二可推测,适量的来那度胺可促进淋巴细胞对HepC2细胞的杀伤效果 |
4.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不同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可选择植物的叶肉细胞在低倍镜下连续观察 |
B.要在显微镜下判断细胞中某化合物的存在或某细胞器的分布,必须先对细胞进行染色处理 |
C.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在髙倍镜下可观察到不同颜色的DNA和RNA分子 |
D.低温下培养的洋葱根尖细胞经染色等处理后,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
5.
如图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简图,①~④表示相关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同细胞中①一④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
B.不同生物的遗传信息不同,决定的①一④过程也就不完全相同 |
C.①②③过程形成的化学键相同,④过程没有新化学键形成 |
D.蛋白质独特的空间结构是不同蛋白质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 |
6.
下列关于溶酶体、叶绿体、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三种细胞器均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
B.可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中的这三种细胞器分离 |
C.溶酶体中可合成多种水解酶,包括水解线粒体膜的酶 |
D.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伴随着气体的交换 |
7.
活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下列关于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人体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肯定是人体内环境 |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这种选择性不具有普遍性 |
C.细胞从环境中吸收物质与细胞膜有关,与细胞核中的基因无关 |
D.分子大小、种类会影响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温度等环境因素主要影响进入的速率 |
8.
下列关于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内ATP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 |
B.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对葡萄糖的利用依赖于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中的酶 |
C.酒精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的高低不会影响酵母菌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
D.不同条件下,因酵母菌分解丙酮酸的酶不同导致其被分解的途径及产物不同 |
9.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B.甲、乙的子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和8个DNA分子 |
C.甲、乙形成子细胞的过程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
D.自然情况下,甲、乙细胞中均会发生基因重组 |
10.
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Y,下列关于该动物精原细胞及生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原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
B.A基因和b基因通过某次受精作用同时传给子代的概率为1/4 |
C.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自由组合的只有A、a所在染色体和X、Y染色体 |
D.受精作用过程中,精细胞发生着复杂的变形,卵细胞没有发生生理变化 |
11.
下列关于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分析,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而来的S型菌和原S型菌中的基因完全相同 |
B.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说明DNA可作为遗传物质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C.格里菲思根据转化形成的S型菌的后代也有毒性,认为DNA可控制细菌的性状 |
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12.
美国科学家通过调整普通碱基G、C、A、T的分子结构,创建出四种新碱基:S、B、P、Z,其中S和B配对,P和Z配对,连接它们之间的氢键都是3个。随后,他们将合成碱基与天然碱基结合,得到了由8种碱基组成的DNA。实验证明,该DNA与天然DNA拥有相同属性,也可转录成RNA,但不能复制。下列关于合成的含8种碱基的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中磷酸、五碳糖、碱基三者比例为1:1:1 |
B.该DNA分子中磷酸和五碳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具有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
C.因该DNA分子不能复制,所以其只能贮存遗传信息,不能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
D.含x个碱基对的该DNA分子中含有y个腺嘌呤,则该DNA分子中氢键个数为3x-y |
13.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翻译过程中有64种tRNA参与 |
B.转录过程中既有氢键的断裂又有氢键的形成 |
C.真核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的转录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
D.原核细胞中基因转录产物是mRNA,翻译产物是蛋白质 |
14.
用X射线处理长翅果蝇后,成功地将生殖细胞内长翅基因中的A一T碱基对变成了TーA碱基对,但体细胞中该基因没变。且这样的果蝇连续繁殖多代,子代果蝇仍为长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X射线属于诱发生物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 |
B.该基因突变后,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 |
C.该基因突变肯定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 |
D.生殖细胞中该基因突变但体细胞中没突变,则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
15.
狮子鱼多分布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的深海环境(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条件)生存着通体透明的一个新物种一一超深渊狮子鱼。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些遗传变异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现型和对超深渊柲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关于超深渊子鱼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 |
B.在深海环境中,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C.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是进化形成超深渊狮子鱼的根本原因 |
D.可遗传变异为超深渊狮子鱼的形成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