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6题)
1.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原生质层包括__几部分(填标号),相当于一层__膜.
(2)若将细胞a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__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3)若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__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4)若将细胞a置于1mol/L的KNO3溶液中,则细胞变化为上述答案中的A,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__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5)图c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
(6)若图中a,b,c是处于三种不同浓度溶液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那么它们的外界溶液浓度关系为__________.

(1)原生质层包括__几部分(填标号),相当于一层__膜.
(2)若将细胞a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__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3)若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__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4)若将细胞a置于1mol/L的KNO3溶液中,则细胞变化为上述答案中的A,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__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5)图c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_.
(6)若图中a,b,c是处于三种不同浓度溶液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那么它们的外界溶液浓度关系为__________.
2.
下图表示物质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C、D的物质分别是:A: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K+、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填序号)
(3)提取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__。
(4)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5)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1)图中A、B、C、D的物质分别是:A: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K+、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填序号)
(3)提取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__。
(4)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5)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3.
下表是有关H2O2的系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序号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肝脏研磨液中含有的对此实验起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2号和3号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2号与3号的对照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号比2号产生的气泡多,从活化能的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表中X表示收集100mL气体所需的时间,你预测X1、X2、X3、X4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序号 | 反应物 | 加入物质 | 条件 | 现象 | X |
1 | H2O2 | 无 | 室温 | 几乎无气泡 | X1 |
2 | H2O2 | 氯化铁 | 室温 | | X2 |
3 | H2O2 | 肝脏研磨液 | 室温 | | X3 |
4 | H2O2 | 新鲜唾液 | 室温 | | X4 |
(1)序号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肝脏研磨液中含有的对此实验起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2号和3号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2号与3号的对照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3号比2号产生的气泡多,从活化能的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表中X表示收集100mL气体所需的时间,你预测X1、X2、X3、X4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4.
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产生物质B的过程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物质C、D、E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
(2)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

(1)图1中,产生物质B的过程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的____、____;物质C、D、E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
(2)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若实验后,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
5.
如图A、B、C、D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指示的元素:X为__,Y为__.
(2)若要观察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选用试剂__.
(3)物质D为__,其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部位是__.
(4)__是一种活细胞染液,能将线粒体染成__.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CO2外,还可用__水溶液检测,溶液颜色变化为__.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指示的元素:X为__,Y为__.
(2)若要观察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选用试剂__.
(3)物质D为__,其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部位是__.
(4)__是一种活细胞染液,能将线粒体染成__.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除了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CO2外,还可用__水溶液检测,溶液颜色变化为__.
6.
Ⅰ. 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细菌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1)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的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细菌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 C.是无色透明的 | D.是活的细胞 |
2.单选题- (共10题)
7.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由大量元素组成,参与氧气的运输 |
B.构成核糖体的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
C.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元素不同 |
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属于脂质 |
8.
将新鲜胡萝卜切成粗细相同的5 cm长条,随机平均分为a、b、c、d、e、f组,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 h后测定每条胡萝卜条的长度,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后,a组细胞的吸水量比b组多 |
B.实验后,c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d组 |
C.实验后,f组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e组 |
D.该实验不设空白对照,a~f组之间相互对照 |
9.
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溶液一缓冲液一淀粉酶溶液一淀粉溶液—保温一检测
乙组:NaCl溶液一缓冲液一淀粉酶溶液一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一淀粉酶溶液一淀粉溶液—保温一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甲组:CuSO4溶液一缓冲液一淀粉酶溶液一淀粉溶液—保温一检测
乙组:NaCl溶液一缓冲液一淀粉酶溶液一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一淀粉酶溶液一淀粉溶液—保温一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 | B.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
C.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 D.设置的丙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 |
10.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
B.荔枝在无O2、保持干燥、零下低温和无乙烯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
C.快速登山时人体主要是从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得能量 |
D.葡萄糖经酵母菌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 |
11.
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
B.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
C.过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 |
D.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 |
12.
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
B.图乙的物质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
1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实验中,为遵循对照原则需设置空白对照 |
B.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可选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材料 |
C.提取绿叶中色素和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时均需酒精,但使用目的不同 |
D.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时,要确保被观察细胞保持生活状态 |
14.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绝大多数的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
B.生物体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
C.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
D.给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1.8%的盐水,是为了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
15.
下列所述物质一定不属于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 )
A.含有C、H、O、N和P五种元素的脂质 | B.能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
C.转运氨基酸至一种无膜细胞器的物质 | D.能提高细胞与细胞之间黏着性的物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6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