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为治疗糖尿病,研究人员提出了如下图的方法。

(1)一般选用的图中①都是_______________的供体细胞。
(2)核移植的受体细胞一般选用MⅡ期卵母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除培养液提供必需的营养条件外,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上图所获的胚胎干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PCR技术扩增正常胰岛素基因的前提条件是根据_______________合成引物,为了保证引物能正常结合到DNA模板链上,两种引物之间不能_____________。将正常胰岛素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并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5)“定向诱导”的目的是使重组细胞B发生_______________,从而形成功能专一的胰岛类似细胞。
(6)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与异体移植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1)一般选用的图中①都是_______________的供体细胞。
(2)核移植的受体细胞一般选用MⅡ期卵母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除培养液提供必需的营养条件外,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以防止杂菌污染。上图所获的胚胎干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PCR技术扩增正常胰岛素基因的前提条件是根据_______________合成引物,为了保证引物能正常结合到DNA模板链上,两种引物之间不能_____________。将正常胰岛素基因导入胚胎干细胞并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5)“定向诱导”的目的是使重组细胞B发生_______________,从而形成功能专一的胰岛类似细胞。
(6)该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与异体移植相比,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是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分离出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细胞内的膜结构中,单层磷脂分子与相应膜面积比值约为4:1的结构有___
(3)若该细胞是根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细胞器是[]____。将根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正常生长条件下,获得的试管苗将___(会/不会)表现为黄化苗。原因是________。
(4)从该细胞对应的生物体中提取并分离得到淀粉与淀粉酶,现提供适宜浓度的NaOH液、CUSO4液、无水乙醇及蒸馏水等药品,请你设计实验探究酒精是否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①试写出简单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写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对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1)若要分离出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细胞内的膜结构中,单层磷脂分子与相应膜面积比值约为4:1的结构有___
(3)若该细胞是根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细胞器是[]____。将根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正常生长条件下,获得的试管苗将___(会/不会)表现为黄化苗。原因是________。
(4)从该细胞对应的生物体中提取并分离得到淀粉与淀粉酶,现提供适宜浓度的NaOH液、CUSO4液、无水乙醇及蒸馏水等药品,请你设计实验探究酒精是否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①试写出简单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写出最可能的实验结果及对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
B.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C.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
D.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自然界中细胞的多样性 |
4.
有关细胞化学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分子中均含有C、H、O、N、P五种元素 |
B.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结构式为(-CO-NH-)的肽键 |
C.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
D.细胞中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
6.
如图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没有甲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B.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内乙较多 |
C.丙中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 D.人肝脏细胞中的丁含有氧化丙酮酸的酶 |
7.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和蓝藻细胞在电镜下都能观察到核糖体和细胞膜 |
B.原核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均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C.真核细胞的所有生物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
D.细胞内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
8.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葡萄糖、麦芽糖分别与斐林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
B.花生子叶用苏丹IV染液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橘黄色颗粒 |
C.黄豆组织样液中加0.01g/ml的CuSO4摇匀,再加0.1g/ml的NaOH出现紫色 |
D.台盼蓝是细胞活性染料,可用来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
9.
用 32P 标记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和分化,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玉米植株。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形成玉米植株过程中,细胞发生分化,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
B.该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使用的培养基中通常需要加入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
C.若一个细胞中被32P 标记的染色体是10 条,则该细胞可能处于第三次分裂后期 |
D.玉米是自养生物,能自身合成有机物,因此培养基中可不加有机物成分 |
10.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是生物的主要理由是能够在寄主体内完成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 |
B.病毒呈现不同形态的直接原因是衣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同 |
C.病毒的衣壳蛋白决定其抗原的特异性,在生态系统中作为消费者 |
D.灭活的病毒不具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胞工程的诱导剂 |
11.
大熊猫圈养是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措施。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圈养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栖息地种群密度的 |
B.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
C.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发生改变 |
D.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 |
12.
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
B.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
C.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 |
D.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 |
13.
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以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C.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