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下图1、2 表示两种不同的生物处于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象,图3表示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该细胞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____段。
(2)判断图2属于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该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条,DNA有__个。
(3)图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该细胞所示的时期位于图3中____段。
(2)判断图2属于_____(填“植物”或“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该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条,DNA有__个。
(3)图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生物小组利用图甲装置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0C)下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 _______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
(2)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的CO2在 __________ (细胞具体结构)中参与反应,而在黑暗、氧气充足条件下CO2是由 ___________(细胞具体结构)释放的。光照条件下,根尖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除线粒体外还有___________ 。
(3)补充CO2之前,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 __________ 。
(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128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 __________ mg。若t4时温度由250C升高至350C,植株光合速率的变化是 ___________ (填“升髙”“不变”或“降低”)。

(1)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 _______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
(2)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的CO2在 __________ (细胞具体结构)中参与反应,而在黑暗、氧气充足条件下CO2是由 ___________(细胞具体结构)释放的。光照条件下,根尖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除线粒体外还有___________ 。
(3)补充CO2之前,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 ________ 和 ________ ;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 __________ 。
(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128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 __________ mg。若t4时温度由250C升高至350C,植株光合速率的变化是 ___________ (填“升髙”“不变”或“降低”)。
3.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1)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 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 __________ ;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 __________ 。
(3)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
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1)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 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 __________ ;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 __________ 。
(3)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__。
4.
让某一品系的红果番茄自交,F1有红果番茄,也有黄果番茄(基因用R和r表示).试问:
(1)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_____。
(3)在F1红果番茄中的杂合子占_____。
(4)如果让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各种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_____。
(1)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_____。
(3)在F1红果番茄中的杂合子占_____。
(4)如果让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F2中各种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_____。
2.单选题- (共28题)
5.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及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
B.细胞衰老时多数酶活性降低 |
C.只有接触致癌因子,才会发生细胞癌变 |
D.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人体的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
6.
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是( )
A.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
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C.光能→活跃的化学能→C3中的化学能 |
D.光能→活跃的化学能→C5中的化学能 |
7.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
B.用纸层析法将色素进行分离 |
C.在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后,需要立即重复画线2~3次 |
D.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分离色素 |
9.
下列有关细胞大小和细胞的物质运输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
B.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
C.细胞核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
D.细胞核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
11.
下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乙时期 |
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丙 |
D.该细胞在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 |
12.
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
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
B.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
C.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
16.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它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
A.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
C.RNA是由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
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
19.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 |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
C.低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从而降低酶促反应速率 |
D.酶通过为反应提供能量而提高反应速率 |
20.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
B.ATP中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
C.ATP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相同的 |
D.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
21.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具有基质,在基质中都能合成ATP |
B.二者都由两层膜包被而成,内膜、外膜的作用也相同 |
C.二者存在于所有细胞中 |
D.二者在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气体的交换 |
22.
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代谢产生酒精 |
B.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出现蓝绿色 |
C.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为黄色 |
D.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时,培养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 |
23.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
B.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根部因缺氧而变黑、腐烂 |
C.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浓度,有利于果蔬储藏 |
D.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
24.
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A.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
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线粒体 |
26.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高茎x高茎→高茎
②高茎x高茎→304高茎+104矮茎
③高茎x矮茎→100高茎+99矮茎
④高茎x矮茎→高茎
①高茎x高茎→高茎
②高茎x高茎→304高茎+104矮茎
③高茎x矮茎→100高茎+99矮茎
④高茎x矮茎→高茎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② |
27.
“假说一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属于“演绎”过程是( )
A.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子二代植株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C.F1测交,后代植株会出现1:1的比例 |
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
28.
人类ABO血型和基因型的如表所示。某对夫妻血型分别是A型和O型,后代的血型可能是( )
基因型 | IAIA或IAi | IBIB或IBi | IAIB | ii |
血型 | A | B | AB | O |
A.O或B | B.A或AB | C.O或A | D.A或B |
29.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豌豆杂交时,必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
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
C.孟德尔研究豌豆花时,未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
D.人工异花传粉后,可不用套袋等操作 |
30.
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一位原为单眼皮,后实施了双眼皮手术的女性与单眼皮的男性结婚,预计他们生一双眼皮孩子的机率是( )
A.100% | B.75% | C.50% | D.0 |
31.
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时,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F1进一步自交产生F2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植株不全为高茎 | B.F2中的矮茎植株不能稳定遗传 |
C.F2高茎植株中的纯合子占1/4 | D.F2杂合子植株自交后的性状分离比仍为3:1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