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三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250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3

1.非选择题(共5题)

1.
如图1表示二倍体动物的一个性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过程传递基因的情况;图2、图3分别表示该动物的性原细胞在正常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和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中的___________细胞中。只考虑染色体变异,与图1中生殖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数分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对应于图2中的BC段(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____期对应于图3中的HJ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组)。
(3)图3中,与图2CD段的变化原因相同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A、a),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B、b)。如图为某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及相关基因分布示意图,该雄性果蝇与一雌性果蝇杂交,子代个体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例如下表所示。

雄性果蝇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3/16
3/16
1/16
1/16
雌性果蝇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3/8
0
1/8
0
 
(1)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子代中与雄性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果蝇占子代总数的_____________。
(2)有一只雌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的表现型相同,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明它的基因型。
(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
②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红眼:长翅白眼=1:1,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子代全为长翅红眼果蝇,则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
3.
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种。在实验室里对两种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

(1)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图1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增加的原因,螺旋蛆蝇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杀虫剂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保留下来的个体大量繁殖使该群体逐渐增大。
(2)从图可以看出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A与a1、a2、a3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离辐射促使螺旋蛆蝇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螺旋蛆蝇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如图是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A、B、C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
(2)RNA-DNA杂交体中通过氢键连接的碱基对是____________________。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转录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原核细胞DNA复制速率和转录速率相差很大。当DNA复制和基因转录同向进行时,如果转录形成R环,则DNA复制会被迫停止,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R环的形成会降低DNA的稳定性,如非模板链上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经________次DNA复制后开始产生碱基对C—G替换为________________的突变基因。
5.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表中亲本在室温(20℃)长大,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饲喂条件/基因型
AA
Aa
aa
室温(20℃)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0℃)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二: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现及数量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0℃)
全部残翅

③正常翅
④残翅
低温(0℃)
全为残翅

⑤正常翅
⑥正常翅
室温(20℃)
正常翅152 残翅49
 
(1)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组别I子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亲本⑤⑥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亲本③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思路,首先将第Ⅱ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果蝇③的基因型为Aa。还可以设计实验思路为:用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然后把后代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饲喂,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2.单选题(共24题)

6.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7.
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 -,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据此所作判断正确的是
A.该患儿致病基因来自父亲
B.卵细胞21号染色体不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
C.精子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了该患儿
D.该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症婴儿的概率为50%
8.
如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该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9.
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E2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了它的等位基因E1,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E2形成E1时,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其上的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
B.基因E2突变形成E1,该变化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导致的
C.基因E2形成E1时,一定会使代谢加快,细胞中含糖量增加,采摘的果实更加香甜
D.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该种群基因库中基因E2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10.
研究发现,某二倍体动物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2N),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2N-1),二者均能正常产生配子(体细胞中缺少某对同源染色体中一个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雄体为该物种的单体
B.雄体是由正常的卵细胞和无性染色体的精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
D.XX个体只产生雌配子,且雌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11.
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生物体的体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可获得四倍体西瓜植株
12.
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可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但从染色体数目看,人类23对、黑猩猩24对,让人对达尔文的学说产生怀疑。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和2B)经拼接与人类2号染色体相似,据此提出融合假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融合假说成立,在共同原始祖先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人和黑猩猩的形态差异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融合假说说明染色体变化是新物种形成的直接原因
D.DNA分子杂交能为融合假说提供证据
13.
将基因型Dd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一代,得到它们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品系乙植株自交后也会出现性状分离
B.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有丝分裂间期形成纺锤体而诱导染色体加倍
C.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
D.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是三倍体,品系乙植株作父本,品系甲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是四倍体
14.
果蝇的灰身(A)与黑身(a)、大脉翅(B)与小脉翅(b)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支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B.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
C.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D.子代中灰身小脉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子代中会出现黑身小脉翅个体
15.
下列关于图中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④⑤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人体正常细胞内可发生①③④过程
C.①过程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基因可通过③④⑤过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16.
如图为DNA片段1经过诱变处理后获得DNA片段2,而后DNA片段2经过复制得到DNA片段3的示意图(除图中变异位点外不考虑其他位点的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DNA片段3中同一条链上相邻碱基A与T通过两个氢键连接
B.理论上DNA片段3的结构比DNA片段1的结构更稳定
C.DNA片段2至少需要经过2次复制才能获得DNA片段3
D.DNA片段2复制n次后,可获得2n个DNA片段1
17.
某小组用性反转的方法探究某种鱼类(2N=32)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还是ZW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投喂含有甲基睾丸酮(MT)的饲料能将雌仔鱼转化为雄鱼,投喂含有雌二醇(ED)的饲料能将雄仔鱼转化为雌鱼,且性反转不会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性染色体组成为WW或YY的胚胎致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对该种鱼类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要测定16条染色体
B.若P=1:0,Q=1:2,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C.若P=2:1,Q=0:1,则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D.无论该种鱼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哪种,甲和丙杂交后代中雌鱼:雄鱼=1:1
18.
大力倡导优生优育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优生的主要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下列有关优生优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B.家族中无遗传病史的夫妇不需要进行产前诊断
C.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可选择生育女孩以避免生出患病的孩子
D.因外伤致残的夫妇生育时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19.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生物在遗传过程中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发生的变异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内不同DNA分子上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D.染色体变异可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20.
下列有关种群及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并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
B.只有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被捕食者大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被捕食种群的发展
D.研究种群间差异的关键是它们能否出现地理隔离和形成生殖隔离
21.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B.三个实验有一个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D.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的结论
22.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DNA分子的核糖核苷酸有4种
B.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不相等的
D.双链DNA分子中,A+G=T+C
23.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75个碱基组成的tRNA,其上含有25个反密码子
B.900个碱基组成的mRNA,其上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的氨基酸
C.结核杆菌的rRNA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D.人体细胞中,mRNA种类一定相同
24.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
C.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25.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不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障了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26.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体内两个不同时期的分裂模式图,其中染色体上标注的是相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中两个细胞的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图①中细胞2的基因型是aaBB
C.图②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D.图②所示的细胞中有4个四分体
27.
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只出现黑色长毛兔
28.
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错误的是
A.随机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
B.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三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为显性
C.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
D.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栗色为隐性
29.
柑橘的果皮色泽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为红色,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即aabbcc……)为黄色,否则为橙色。现有三株柑橘进行如下甲、乙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甲:红色×黄色→红色:橙色:黄色=1:6:1
实验乙:橙色×红色→红色:橙色:黄色=3:12:1
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果皮的色泽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B.实验甲亲、子代中红色植物基因型相同
C.实验乙橙色亲本有4种可能的基因型D.实验乙的子代中,橙色个体有9种基因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