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左图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谱,右图是一个处于某种分裂状态的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经________________分裂形成B细胞,B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__期。
(2)A细胞经________________分裂形成D细胞,D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__期。
(3)E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细胞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有____种组合的可能性。而一个这样的初级精母细胞,最后实际只能产生____种配子。 该细胞发生交叉互换时,a可能与____发生片段交换,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1)A细胞经________________分裂形成B细胞,B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__期。
(2)A细胞经________________分裂形成D细胞,D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__期。
(3)E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__期,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细胞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有____种组合的可能性。而一个这样的初级精母细胞,最后实际只能产生____种配子。 该细胞发生交叉互换时,a可能与____发生片段交换,增加配子种类的多样性。
2.
以下是有关遗传的相关问题,请分别回答Ⅰ和Ⅱ:
Ⅰ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2)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II-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II-4产生的配子中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Ⅲ-10为杂合子概率是____________,若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一个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Ⅱ兔子的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
请设计培育出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病。
(2)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II-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II-4产生的配子中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Ⅲ-10为杂合子概率是____________,若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一个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Ⅱ兔子的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短毛(E)对长毛(e)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
请设计培育出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是有关遗传信息复制、传递和表达的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以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在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O代细胞。然后将GO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一、二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O、G1、G2代细胞中提取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所示。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3 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G1代DNA离心后的情况是图中的___________(填试管代号)。
(2)G2代在①②③3条带中DNA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图中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___________。
资料二:

(4)上图中表示脱氧核苷酸长链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_,能够发生A与T相互配对的是图____________。
(5)图三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__中。
(6)中心法则完整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一至图三中没有涉及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一: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以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在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O代细胞。然后将GO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一、二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O、G1、G2代细胞中提取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所示。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3 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G1代DNA离心后的情况是图中的___________(填试管代号)。
(2)G2代在①②③3条带中DNA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图中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是___________。
资料二:

(4)上图中表示脱氧核苷酸长链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_,能够发生A与T相互配对的是图____________。
(5)图三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__中。
A.神经元 | B.肝细胞 |
C.心肌细胞 |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
2.单选题- (共19题)
4.
碱基互补配对行为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组细胞结构中(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
C.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
D.核糖体、细胞核、中心体、高尔基体 |
5.
图一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二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
B.图二处于DE段的细胞在细胞中央会出现许多囊泡并形成细胞板 |
C.图二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被纺锤丝拉开 |
D.图二可表示乙和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
6.
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这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3(m-A)个 |
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 | D.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1)(m-A)个 |
7.
RNA聚合酶能以一条DNA链或RNA链为模板催化RNA的合成,因为在细胞内遗传信息转录与RNA有关,所以也称转录酶。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RNA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期间,一定有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配对现象 |
B.在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转录过程中,DNA双链都要先解旋,前者需要用到解旋酶 |
C.转录过程消耗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而逆转录消耗脱氧核苷酸 |
D.肌细胞内有蛋白质的更新,其细胞核内应存在有活性的RNA聚合酶 |
8.
若DNA分子上某一段编码多肽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为TACGCCCAT,而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与反密码子的关系如下表:试问:合成蛋白质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为( )


A.a—b—c | B.b—f—c | C.d—e—f | D.d—b—f |
9.
下列有关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基因都控制合成一种酶 | B.酶的遗传信息在信使RNA的碱基序列中 |
C.基因的转录、翻译需要不同的酶 | D.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的基因和酶是相同的 |
10.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
B.③过程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就能完成 |
C.人的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D.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不符合此图的过程 |
11.
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
B.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与DNA重组技术的实质是相同的 |
C.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肺炎双球菌的特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
D.该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
13.
某昆虫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环境导致基因型为bbE_和B_ee的胚胎致死。现有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则F2成虫群体中长翅性状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A.1/10 | B.1/5 | C.1/9 | D.2/9 |
15.
某男性基因型为Yy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其中—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为C1和C2。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A1和A2、C1和C2遗传信息相同 |
B.A1和A2、B1和B2遗传信息相同 |
C.A1和B2、A2和B2核DNA数目相同 |
D.B1和C1、B2和C2染色体数目相同 |
16.
将小鼠(2N=40)精子的染色体DNA用32P充分标记,与未标记的卵细胞受精后放在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被标记的细胞比例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下降 |
B.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比例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下降 |
C.第一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有20条 |
D.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中被标记的DNA分子有20个 |
17.
基因型为Rr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RR、rr、Rr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细胞形成精子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细胞形成精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③② | D.②③③ |
19.
下列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
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
C.艾弗里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20.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在F2代结果有差异,原因是()
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 |
B.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 |
C.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 |
D.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使用 |
21.
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 )
①羊的长角与短腿
②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
③兔的粗毛和狗的细毛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⑤开红花的牡丹与开白花的牡丹杂交,后代全开粉红花
⑥白毛兔与白毛兔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灰毛兔
①羊的长角与短腿
②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
③兔的粗毛和狗的细毛
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⑤开红花的牡丹与开白花的牡丹杂交,后代全开粉红花
⑥白毛兔与白毛兔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灰毛兔
A.②⑥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