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242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7/31

1.非选择题(共3题)

1.
图1是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模式图,图2是根据该种植物某项实验结果绘制的曲线图,请结合图1和图2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经糖酵解产生的物质甲是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时,a与b(或e与f)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CO2的走向有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在昼夜长度相等且白天光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超过________时,植物在一昼夜时间内能积累有机物。
(3)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细胞中有机物的积累。影响B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在A~B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光照强度为2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固定CO2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示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次实验:
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
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室上侧的内壁上(如上图A所示);
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mL3%H2O2溶液(如上图A所示);
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
⑤每隔30秒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分钟。
第二次实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2)如果上述两实验的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改进实验?_____________
(3)如果根据上述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下列曲线图。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是怎样的?请在曲线图中添画该曲线。___________

(4)如果要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PH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本题上述的研究相比,在实验操作上应注意:
①在各次实验中,H2O2溶液的PH值不同,可使用PH为5.0、6.0、7.0、8.0的缓冲液;
②在各次实验中,圆形滤纸片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各次实验的反应小室旋转180度前,先要把10mL3%H2O2溶液与____________混合。
(5)能否利用上图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不同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面是生物体细胞内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种子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是______。
(2)两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产物是水和_______,下图方框内的结构简式是_____。

(3)b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如作为结构物质、防御物质、_______、______、调控物质等。
(4)SARS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e中,e物质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5)小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构成,d中构成生物膜的是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2题)

4.
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 O2等于生成的 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C.用18O 标记C6H12O6,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要产生 NADPH
5.
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⑤、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
B.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②过程中还要伴随ATP的水解
D.①过程要伴随氧气的释放,⑤伴随氧气的消耗
6.
如图是生理状况相同的油料作物种子在清水中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的生长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10d前,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和N
B.10d后,白光下的幼苗体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从图中可知前10d内光照对幼苗的生长存在抑制作用
D.幼苗在黑暗条件下发黄而在光下变绿,说明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7.
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 22 肽被水解成 1 个 4 肽,2 个 3 肽,2 个 6 肽,则这些短肽至少含有 5 个羧基
B.载体蛋白与分子或离子的结合会使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C.血红细胞中的 1 个 O2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 6 层细胞膜
D.将乙肝病毒中全部核酸彻底水解最多形成 6 种产物
8.
下列有关生物膜中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上载体蛋白和受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跨膜运输物质时均消耗ATP
C.线粒体内膜比外膜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都多
D.膜蛋白的产生可能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参与
9.
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X、Y、M、N代表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糖原是肌糖原B.X分解产生Y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C.M、N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图示能量中,转移到ATP的是少部分
10.
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试剂




无水乙醇









CaCO3




SiO2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
11.
图为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5中的化学能
B.图中ATP可来源于叶肉细胞的有氧呼吸
C.该生理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粒上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ADP、C3含量会升高
12.
将一片新鲜叶片放在密闭的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到氧气释放量如下表所示:
光照强度(klx)
0
2
4
6
8
10
12
14
O2(μl/cm2叶面/min)
-0.2
0
0.2
0.4
0.8
1.2
1.2
1.2
 
对该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光强为2klx时,叶片光合速率为0
B.光强大于10klx以后,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C.光强为12k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为1.4μl/cm2叶面/min
D.随光强增大,光合速率不断增大
13.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NaCl溶液处理抗体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B.真核细胞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C.肽链的肽键一定含N元素,R基团不一定含N元素
D.利用3H标记某氨基酸可追踪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
14.
在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组合中,正确有几项(    )
①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的组合既可用来鉴定蛋白质,也可用来鉴定还原糖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③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时,应选用含叶绿体小而多的细胞来观察
④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先置于生理盐水中以维持正常形态,再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
⑤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⑥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藻帽的性状
A.0项B.一项C.两项D.三项
15.
下图表示一个由1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180个肽键
B.该分子中至少有2个R基中含S元素
C.该分子形成过程中,产生了180个水分子
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80种氨基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