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

(1)该图为________(“雌”或“雄”)性动物细胞分裂图,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的过程图是____________。
(2)存在染色单体的细胞为____________,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_____________。
(3)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正在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1)该图为________(“雌”或“雄”)性动物细胞分裂图,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的过程图是____________。
(2)存在染色单体的细胞为____________,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_____________。
(3)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正在发生的染色体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
下图1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5个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其中D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期,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段,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______。
(2)图2中表示受精作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b过程,FG段发生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

(1)图1中5个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_,其中D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期,对应图2中的___________段,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______。
(2)图2中表示受精作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b过程,FG段发生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
3.
小鼠的毛色灰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四组亲本小鼠杂交的后代统计结果。

(1)小鼠的体色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组合________中的两亲本一定都为纯合子,其后代基因型为________。
(3)写出组合④可能的亲本基因型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组合①的灰色雌鼠亲本和组合③的白色雄鼠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1)小鼠的体色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组合________中的两亲本一定都为纯合子,其后代基因型为________。
(3)写出组合④可能的亲本基因型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组合①的灰色雌鼠亲本和组合③的白色雄鼠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4.
水稻的抗病和易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抗病晚熟和易感病早熟的两亲本杂交,F1全为抗病晚熟。F1自交,F2出现4种性状:抗病晚熟、抗病早熟、易感病晚熟、易感病早熟。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F1产生的配子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F2四种性状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F2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抗病晚熟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
(3)从F2中选取一株抗病早熟的植株和一株易感病早熟的植株杂交,后代出现易感病早熟植株的概率是_________。
(1)F1产生的配子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F2四种性状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F2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抗病晚熟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___。
(3)从F2中选取一株抗病早熟的植株和一株易感病早熟的植株杂交,后代出现易感病早熟植株的概率是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9题)
5.
某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该生物的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的是( )
A.分裂开始前,都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
B.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
C.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
D.分裂结束时,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
7.
下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的变化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E段表示有丝分裂,FL段表示减数分裂 |
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 |
C.GJ段都存在染色单体 |
D.最后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
8.
基因型为Aa的动物,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A和A,a和a、A和a的分离,分别发生在哪个过程中(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④④② | B.③③② | C.②②④ | D.②③④ |
12.
多指症为显性遗传病,有一对夫妇,经检测父亲基因型为Aa,母亲不患多指,则他们所生的孩子中不患多指的基因型和概率分别为( )
A.AA,1/4 | B.Aa,1/2 | C.aa,1/2 | D.Aa,1/4 |
13.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选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若F2代中显性:隐性不等于3:1,则说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
B.豌豆杂交实验一中“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属于假说的内容 |
C.在两个豌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均是在亲本豌豆杂交、F1自交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
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只有当高茎豌豆做父本,矮茎豌豆做母本,子一代才全为高茎 |
16.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以下杂交实验能判断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亲本组合有几种( )
①高茎×高茎→高茎
②高茎×矮茎→高茎
③高茎×矮茎→高茎+矮茎
④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⑤矮茎×矮茎→矮茎
①高茎×高茎→高茎
②高茎×矮茎→高茎
③高茎×矮茎→高茎+矮茎
④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⑤矮茎×矮茎→矮茎
A.1 | B.2 | C.3 | D.4 |
18.
实验室里,老师组织同学们自己动手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小明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甲桶内的1个D小球丢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丢失一个小球对本实验没有任何影响,继续实验 |
B.可以去掉乙桶内的一个D小球,确保甲、乙两桶内的小球数量比为1:1,继续实验 |
C.将甲桶内的一个d小球改为D小球,继续实验 |
D.将甲桶内的一个d小球去掉,确保甲桶内D:d之比为1:1,继续实验 |
19.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因子r控制。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和妻子的弟弟是该病的患者,其余家庭成员均正常。请问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
A.1/6 | B.1/4 | C.3/4 | D.5/6 |
20.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研究中,科学家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搭配合理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②萨顿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类比推理法 |
C.①类比推理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 ③假说一演绎法 |
21.
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 |
B.每一对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
C.F1细胞中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不相融合 |
D.F2中有16种组合、4种基因型和9种表现型,基因型比例为9:3:3:1 |
22.
已知A与a、B与b、C与c、D与d这4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个体杂交,下列对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
A.表现型有4种,AABBccDd的个体比例为1/16 |
B.表现型有8种,AaBbCcDd的个体比例为1/16 |
C.表现型有4种,AaBBCcDD的个体比例为1/16 |
D.表现型有8种,AAbbccDd的个体比例为1/8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