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237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4

1.非选择题(共3题)

1.
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可看出,该过程是从________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________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________酶;作用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
(3)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
3.
图1、图2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分裂图像,图3是该动物生殖发育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对应于图3中的________(填序号)时段,该细胞发生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 
(2)图2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的时段________(填序号)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④到⑤染色体组数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以先天性胸腺缺陷的裸鼠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溶液对裸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实验材料:人肺腺瘤A549细胞悬液、二甲双胍、生理盐水、裸鼠若干;
实验用具:注射器、游标卡尺等。[说明:腺瘤体积V=π/6×(长×宽2)、对二甲双胍溶液的具体配制不做要求]
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7题)

4.
研究发现小球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蓝素,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色素都分布在膜结构上B.光合作用都能产生氧气
C.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都位于叶绿体中D.色素的差异可导致二者光合效率不同
5.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他们把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记录在实验报告中,记录无误的是
A.染色体、细胞板、纺锤体B.中心体、叶绿体、细胞核
C.核仁、纺锤体、赤道板D.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6.
下列与DNA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可使其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
B.向含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所得S型菌菌落数比R型菌的少
C.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部分具有放射性
D.DNA亲子鉴定利用了DNA分子结构的特异性
7.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宜条件下,水稻幼苗叶肉细胞中O2浓度: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一定条件下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NADPH可来自水和有机物
C.水稻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叶肉细胞中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同一细胞中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酶
8.
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图示各基因间不会发生自由组合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9.
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一定能进行b过程,不一定能进行a过程
B.同一种RNA病毒既能进行e过程,又能进行d过程
C.所有生物c过程一定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D.没有一种生物的遗传信息传递同时存在以上5个过程
10.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理论上含X染色体的配子和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量相等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1.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12.
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
13.
以下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①③②
14.
如下图是从某种二倍体生物体内获得的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能取自哺乳动物的睾丸或卵巢
B.图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基因自由组合
C.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及赤道板
D.此时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
15.
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右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
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
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
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6.
右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图细胞中①⑤和③⑦各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极体也可能是精细胞
D.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17.
一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有四种,其比例为3∶1∶3∶1,这种杂交组合为(  )
A.Ddtt×ddttB.DDTt×ddTt
C.Ddtt×DdTtD.DDTt×Ddtt
18.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19.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0.
在一对等位基因中,一定相同的是
A.氢键数目B.碱基数目C.遗传信息D.基本骨架

3.选择题(共2题)

21.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blank#}1{#/blank#}”。
22.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图”(左图)和“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图”(右图),回答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