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易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23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6

1.非选择题(共3题)

1.
酶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图1表示酶A和酶B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抑制酶活性的两个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B中的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l所示两种酶中,可能是来自热泉中的细菌体内的酶是____ ;温度约为____ 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2)在0~80 ℃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B的活性________ 。如果先将酶A置于80 ℃的温度下,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将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精氨酸能降低酶B的活性。为探究精氨酸降低酶B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还是模型B,采取的实验思路大致是在酶量一定且底物浓度合适并使酶活性充分发挥的反应体系中加入_____________,同时不断提高___________,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酶促反应速率 ________(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_ (填“能恢复”或“不能恢复”),则说明精氨酸降低酶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B.
2.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细胞中的1与2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__(答案要全面)。
(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________。
(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_______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_______。
(5)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5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____________。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5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题中[ ]表示标号,__表示结构名称或者其他的内容):

(1)判断B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异物,如细菌等的外排过程体现了⑤的______________性。
(3)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 ]______________中,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4)在一个植物细胞内由⑥产生的某气体物质扩散到⑩中被利用,最少要穿过___________层生物膜。
(5)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6)若B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___________;若A是人的大腿肌肉细胞,在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是因为此细胞的____________中产生了使肌肉细胞疲劳的物质;若B是洋葱鳞片叶肉细胞的一部分,则与其渗透作用有关的细胞器[ ]______;A细胞中由于[ ]_______的存在,决定了其呼吸作用方式不同于蛔虫。

2.单选题(共13题)

4.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大量能量主要用于合成ATP
B.图2中与受体蛋白结合的只能是特定的信号分子,体现了生物膜的识别功能
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图3中合成的ATP
D.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其组成成分分析,主要原因是含有的磷脂不同
5.
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6.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如图表示物质吸收量变化正确的是(  )
A.B.
C.D.
7.
菜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定浓度的蛋白酶溶液、蛋白质块、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和蒸馏水,仅利用这些物质,该同学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
A.验证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利用淀粉酶验证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验证酶具有专一性
D.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8.
某研究小组在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时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底物浓度、pH和温度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
B.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金属离子的种类
C.Mn2+能直接降低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D.Co2+或Mg2+可能导致酶结构的改变使其活性降低
9.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可通过根尖成熟区细胞的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子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C.肽链的形成是在核糖体中完成,需要模板和能量
D.核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不具有流动性
10.
如图表示某油料作物种子在黑暗且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的干重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C.7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有机物在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
D.10天后,使萌发种子干重(含幼苗)增加的必需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
11.
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如图来表示(  )
A.①表示固醇,②~④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
B.①表示核糖核苷酸,②~④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
C.①表示糖类,②~④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D.①表示双层膜的细胞结构,②~④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12.
下列有关实验及结论分析合理的是
A.在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
B.在研究呼吸作用的实验中,有水生成时一定进行有氧呼吸,有酒精生成时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一定不会产生酒精
C.在探究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的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中,检测到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
D.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13.
已知丙氨酸的R基是­―CH3,某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甲硫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如果脱掉丙氨酸残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脱下来的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3H7O2N
B.所得所有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比原多肽减少36
C.所得所有产物的游离氨基数目比原多肽增加2个
D.脱去丙氨酸后,一个甘氨酸含有游离氨基、一个甘氨酸含有游离羧基
14.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5.
图中表示部分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元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①为大量元素,③④为微量元素
B.人体缺③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C.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等从细胞中分泌到外部环境的方式是胞吐
D.图示化合物合成过程中都需要消耗能量
16.
用卡片构建DNA平面结构模型,所提供的卡片类型和数量如下表所示(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所搭建的DNA分子片段最长为多少碱基对(  )
卡片类型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和磷酸连接物
磷酸
碱基种类及数量
A
T
G
C
卡片数量
42
14
100
3
7
6
4
 
A.4B.5C.6D.7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