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五市十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22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0

1.非选择题(共2题)

1.
为促进增产,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不同密植条件下棉花的光合特性。在合理密植区 (45000株• hm-2)和过度密植区(75000株• hm-2)分别从植株同一高度选取生长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叶片若干,在最适温度和一定C02浓度的情况下,分别测定等量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C02的平均速率,其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时该组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图中表示合理密植区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填“曲线I”或“曲线Ⅱ”),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根据题中信息,光照强度为C时曲线I最可能的限制因素是______;D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曲线I高于曲线Ⅱ的原因是_________。
(3)保持光照强度为B —段时间,曲线II对应的植株有机物含量将会_____(选“增加”、“减少”、“不变”或“无法判断”),原因是_________。
2.
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2)野生型、朱红色基因和野生型、棕色基因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
(3)杂交组合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杂交组合丙中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
(4)杂交组合丙F1中的朱红眼雄性个体与棕眼雌性个体杂交,子代出现朱红眼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

2.单选题(共13题)

3.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没有核仁的细胞不能形成核糖体
B.结核杆菌边转录边翻译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C.卵细胞体积较大,能提高它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
D.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都是合成ATP的场所
4.
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高于0. 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细胞内溶液浓度增大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 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5.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时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能生成ATP和[H]
D.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
6.
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染色改进实验效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
B.在蔗糖溶液中加人适宜红墨水,可用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C.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
D.在研究蛋白酶专一性实验中,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由质以确定底物分解是否彻底
7.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癌变由与癌有关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
8.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Ca2+和Cu2+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活性(g•FW•Smin)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B.本实验因变量的检测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
C.实验过程中温度、pH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D.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a2+和Cu2+都会抑制淀粉酶的活性
9.
如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细胞在一次正常的减数分裂中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可产生2种配子,比例为1 : 1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发生A与A基因、B与B基因的分离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a、B、b基因在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
D.该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A和a基因、B和b基因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
10.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酸和磷脂的组成元素相同
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
C.90℃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和核酸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
D.病毒的蛋白质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11.
已知甲遗传病(基因为A、a)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乙遗传病(基因为B、b)在人群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据图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6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
C.Ⅱ3和Ⅱ4生出患甲病孩子的概串为1/33
D.Ⅱ3和Ⅱ4生出若为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8
12.
经查阅1944年和1946年艾弗里等人所发表论文发现,艾弗里的原始实验并没有逐一分析S型细菌中的各种成分,原论文也没有提及蛋由质和多糖的分离、提纯工作,而且在论文的预处理方法布分采取了“去除蛋白质和荚膜多糖”步骤,后续实验是在去除了 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多糖的崔础上进行的。通过不断地去除各种成分,从而得到相对纯净的“转化因子”。得到纯化的“转化因子”后,艾弗里对其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确认转化因子就是DNA。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也能证明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B.该实验思路是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离,单独研究它们的作用
C.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1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C.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个体的表现型
D.若没有迁入迁出、自然选择等因素的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1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但有的氨基酸只有一种遗传密码
B.遗传密码由DNA传递到RNA,再由RNA决定蛋白质
C.DNA分子转录时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翻译时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D.若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合成多肽链,需要mRNA、氨基酸、除去了 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15.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如图为某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受阻
B.若图中野生芭蕉的基因型为Aa,则图中无子香蕉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
C.图中野生芭蕉、有子香蕉和无子香蕉是三个不同的物种
D.该过程表示的育种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和培育“黑龙5号”大豆的原理相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