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______ (填字母)细胞中,h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2)图中d→e(或f)过程称为_________。e细胞和f细胞的功能不同,实质上是细胞中_________的结果,如果e细胞变成了癌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______ (填字母)细胞中,h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2)图中d→e(或f)过程称为_________。e细胞和f细胞的功能不同,实质上是细胞中_________的结果,如果e细胞变成了癌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据图回答:

(1)Ⅱ-6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
(2)若Ⅱ-7为纯合体,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
(3)若乙病患者在人群中的概率为1%,则Ⅱ-7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Ⅲ-10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1)Ⅱ-6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
(2)若Ⅱ-7为纯合体,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
(3)若乙病患者在人群中的概率为1%,则Ⅱ-7为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_____,Ⅲ-10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3.
如图中甲~丁为某动物(染色体数=2n)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第一阶段 |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
4.
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A.75% | B.50% | C.42% | D.21% |
5.
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A.




6.
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1所示。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B,其9号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2。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 )


A.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 |
B.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 |
C.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
D.父本异常染色体上是T基因 |
7.
下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不能发生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来实现的 |
C.b和a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
9.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 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
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中表现型 |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
10.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部分正常的卵细胞 |
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
C.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再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选育,它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
11.
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 |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 |
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 |
12.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 |
雌株 | N1 | N2 | P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