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图1为某生物进行细胞分裂时,所统计的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数;图2为该生物某细胞的分裂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C组细胞正在进行____________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核DNA数=____________.
(2)图1中,孟德尔遗传定律可发生在_________(填“A”“B”或“C”)组细胞中,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__________(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1)图1中C组细胞正在进行____________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核DNA数=____________.
(2)图1中,孟德尔遗传定律可发生在_________(填“A”“B”或“C”)组细胞中,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__________(填“有”或“无”)同源染色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
某观赏性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长腿和短腿由等位基因A、a控制,羽毛的灰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长腿和短腿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实验一的亲本中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实验二的F1中没有雄性个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通过观察后代雌鸟性状表现来推断某长腿灰羽雄鸟的基因型,请利用表中的鸟作为实验材料来设计最佳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交组合 | 亲本 | F1 | |
雌性 | 雄性 | ||
杂交实验一 | 长腿灰羽(♀)× 长腿灰羽(♂) | 长腿灰羽3/16,长腿白羽3/16 短腿灰羽1/16,短腿白羽丨/16 | 长腿灰羽3/8 短腿灰羽1/8 |
杂交实验二 | 长腿白羽(♀)× 短腿灰羽(♂) | 长腿灰羽1/4,长腿白羽1/4 短腿灰羽1/4,短腿白羽1/4 | 无 |
(1)控制长腿和短腿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交实验一的亲本中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实验二的F1中没有雄性个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通过观察后代雌鸟性状表现来推断某长腿灰羽雄鸟的基因型,请利用表中的鸟作为实验材料来设计最佳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两种,如图表示等位基因A/a与等位基因B/b共同控制该植物花色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株群体中,红花植株有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让红花植株Q自交得F1,F1中红花:白花=9:7,则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F1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
(3)若让上述红花植株Q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_____________,测交后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1)该植株群体中,红花植株有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让红花植株Q自交得F1,F1中红花:白花=9:7,则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F1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
(3)若让上述红花植株Q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_____________,测交后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4.
某DNA分子由1000个碱基对组成,且两条链均被l5N标记,其中一条链上的A+T所占的比例为40%。如图表示该DNA分子的部分片段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示可知,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由④⑤⑥共同构成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洋葱根尖细胞能发生DNA复制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复制过程中,能使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的酶是______________,复制时是以DNA分子的___________条链为模板进行的。
(3)DNA复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复制遵循______________原则。
(4)将该DNA分子置于不含l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第三代中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复制过程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___________个。

(1)由图示可知,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由④⑤⑥共同构成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洋葱根尖细胞能发生DNA复制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复制过程中,能使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的酶是______________,复制时是以DNA分子的___________条链为模板进行的。
(3)DNA复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复制遵循______________原则。
(4)将该DNA分子置于不含l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第三代中被15N标记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复制过程共需要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___________个。
5.
某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其中果皮的黄色和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确定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从该植物种群中随机选取两株植物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同学的杂交实验结果不能判断黄果皮和绿果皮的显隐性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首次杂交实验的后代均为绿果皮,若绿果皮为显性性状,则亲本的杂交组合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绿果皮为隐性性状,则图示绿果皮与种群中某种黄果皮进行的杂交实验可叫做_________________,图中“?”在理论上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在上述实验中,用绿果皮植株作父本、黄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对母本的简要操作流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甲同学的杂交实验结果不能判断黄果皮和绿果皮的显隐性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首次杂交实验的后代均为绿果皮,若绿果皮为显性性状,则亲本的杂交组合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绿果皮为隐性性状,则图示绿果皮与种群中某种黄果皮进行的杂交实验可叫做_________________,图中“?”在理论上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在上述实验中,用绿果皮植株作父本、黄果皮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对母本的简要操作流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5题)
6.
如图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则细胞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一定为常染色体 |
B.若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细胞中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为X染色体 |
C.若图示细胞为有丝分裂的细胞,则图中同时出现基因A、a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 |
D.图示细胞中基因A和基因a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一定不相同 |
7.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自链霉素等各种抗生素类的药问世后,结核病得到明显控制。但目前最让人担忧的是,结核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传统的抗生素已对耐药性结核杆菌无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核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
B.抗生素的使用使结核杆菌发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
C.使用抗生素的环境定向地选择了抗药性强的结核杆菌 |
D.结核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能是基因突变 |
8.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的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 |
B.染色单体形成和消失的时期与核DNA复制和加倍的时期相同 |
C.染色体复制和加倍的时期与核DNA复制和加倍的时期相同 |
D.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不同时,细胞内一定含有染色单体 |
9.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种子萌发成长为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
D.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增殖 |
11.
大象个头大、寿命长且不易患癌。下列有关大象的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象个头大的主要原因是通过细胞分化产生的细胞种类多 |
B.幼年大象体内有衰老的细胞,老年大象体内也有幼嫩的细胞 |
C.大象寿命长是因为大象细胞内的凋亡基因总是处于关闭状态 |
D.大象不易患癌症是因为大象细胞中不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12.
下列与高等植物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可能相同 |
B.细胞表现全能性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细胞分化 |
C.某细胞能合成ATP合成酶,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了分化 |
D.细胞分化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 |
13.
如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随时间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BC段和EF段 |
B.AB段细胞中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该阶段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
C.D时形成了新的核膜,导致每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
D.CD段染色体形态清晰、数目稳定,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
14.
最新研究表明:受损的成体细胞如血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肠细胞会将“时钟”拨到早期胚胎干细胞状态。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细胞分化形成血细胞等成体细胞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
B.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肠细胞中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
C.早期胚胎干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但未保留分化的能力 |
D.受损的成体细胞转变成早期胚胎干细胞有利于细胞快速增殖治愈伤口 |
15.
血细胞的功能范围非常广,机体需要持续地制造血细胞来进入循环系统:近日,来自大阪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Ragnase-1的分子能调节造血干祖细胞(HSPCs)的更新和分化,所有血细胞都衍生自HSPCs。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HSPCs能形成各种不同的血细胞,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B.HSPCs的更新是通过有丝分裂而不是减数分裂实现的 |
C.HSPCs能形成所有的血细胞,这体现了HSPCs具有全能性 |
D.Ragnase-1可能是通过调节HSPCs中的某些基因表达来发挥作用的 |
16.
唐氏综合征一般称为2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性愚型,是最常见的严重出生缺陷病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患者细胞中含有3条21号染色体 |
B.一对均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夫妇所生子女中可能有正常的 |
C.21三体综合征的形成可能是母方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异常所致 |
D.若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基因型为AAA,则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只有一种 |
17.
下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在调査人类单基因遗传病时得到的四个家庭的部分系谱图(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位于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丙家系可能属于隐性或显性遗传病 |
B.甲、乙、丙、丁家系均符合红绿色盲的遗传 |
C.四个家系中只有乙家系致病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
D.若四个家系患同一种遗传病,则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18.
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个大麦品种,欲利用它们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大麦新品种。下列有关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可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大麦新品种 |
B.用秋水仙素处理F1(AaBb)的花粉,可直接获得大麦新品种AAbb |
C.用X射线照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大麦萌发种子,可直接获得大麦新品种AAbb |
D.用上述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大麦新品种AAbb的原理只有染色体数目变异 |
19.
下列关于生物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B.孟德尔通过实验证明了配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
C.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转化因子是DNA |
20.
下列有关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蕴藏着遗传信息 |
B.遗传信息主要在DNA上,也有些生物的遗传信息在RNA上 |
C.体细胞中的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 |
D.DNA所含有的碱基数量多于其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数量之和 |
2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现又研发出了“海水稻”,将水稻直接种植到滩涂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海水稻”培育的方法可能是杂交育种 |
B.杂交育种可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同一个体上 |
C.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也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
22.
已知某高等植物M的基因型为Aa,若让其自交或测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让M自交,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一定为3:1 |
B.让M连续自交可以培育能稳定遗传的优良显性性状品种 |
C.若让M测交,则一般情况下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 |
D.M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取决于M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
23.
下图是果蝇的性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I表示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I、III表示非同源区段)。果蝇的刚毛(A)对截毛(a)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I区段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表示Y染色体和X染色体 |
B.果蝇种群中与刚毛和截毛有关的基因型最多有7种 |
C.两杂合刚毛亲本杂交,后代雄果蝇中既有刚毛,也有截毛 |
D.摩尔根果绳杂交实验中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I区段上 |
24.
下列关于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中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 |
B.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雄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本 |
C.含有X染色体或Z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雌配子 |
D.含有Y染色体或W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 |
25.
Duchenne型营养不良症(DMD)也称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它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调査发现,女性携带者的男性后代中约50%会患该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DMD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B.正常男性体细胞中不存在DMD致病基因 |
C.男性DMD患者的父亲不一定患DMD |
D.男性DMD患者的女儿一定患DMD |
26.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果中,可获得活的S型细菌的是
A.加入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 |
B.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小鼠 |
C.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的小鼠 |
D.添加经DNA酶处理后的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 |
27.
某小组欲利用35S和32P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探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他们先将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和32P标记的T2噬菌体混合后立即离心,并测定放射性(记为I);然后另取一组相同的大肠杆菌和35S标记的T2噬菌体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搅拌、离心,并测定放射性(记为II),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A.I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II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
B.I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II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
C.I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II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
D.I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II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
28.
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DNA均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链状分子 |
B.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的嘌呤数和嘧啶数均占碱基总数的50% |
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T的含量越高,DNA分子的结构越稳定 |
D.DNA分子彻底水解后可获得4种不同的小分子物质 |
29.
与遗传信息传递有关的酶有多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NA复制过程中,氢键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作用 |
B.细胞内DNA分子的解旋不一定都需要解旋酶参与 |
C.转录和翻译过程需要不同种类的酶参与 |
D.RNA聚合酶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