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122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5

1.非选择题(共3题)

1.
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在不同NaC1浓度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和结果见下表。
 
(1)研究发现,随NaCl浓度升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利于研磨充分,破坏细胞中的______膜使色素释放出来。若提取色素时未加入碳酸钙,则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得到的色素条带从上到下第_____条条带颜色会变浅。
(2)在一定范围内,随NaCl浓度增加,脱落酸含量______,使_______导致3-磷酸甘油酸的合成速率______,光合速率下降。高浓度NaC1浓度处理条件下,光合速率的下降_____(填“受”或“不受”)气孔因素的影响,据表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
2.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性状形成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将AABB与aabb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A与B的遗传_____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F1作为父本的测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
(3)若让F1作为父本,与杂合的红色植株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
(4)用遗传图解写出以AABb植株为材料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纯合的红色植株个体的过程。(比例不做要求)
________
3.
(一)图甲~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甲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若图甲中的DNA片段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吟有40个,则连续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__________个
(2)乙过程需要_______酶催化,其产物除了丙中的①与②外,还有参与构成丙中③结构的___分子。
(3)丙过程的④是经_______反应生成的。由丙推测控制合成亮氨酸的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为________。
(4)效应B淋巴细胞能发生图中的__________过程。
(二)下图是人体内部分生理调节示意图,其中A、B、C、E表示细胞、组织或器官,a、b、c、e表示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中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___。由图可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__________系统调节
(2)由图可见,引起E分泌e的化学信号有_____,e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的一条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温调节过程中,c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0题)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绿体中的基粒结构
B.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有该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C.伞藻的帽、柄、足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单性植物中花器官的退化是细胞凋亡的结果
5.
20世纪60年代,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的淀粉分解量仅与淀粉酶活性有关
B.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将pH=13的试管中的pH调至pH=7后继续实验1h,则淀粉的剩余量基本不变
D.与淀粉结合的淀粉酶的空间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6.
下图为某种酶作用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该合成所需的原料之一
B.该酶与底物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与翻译过程相同
C.该酶是DNA水解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7.
希尔反应是绿色植物的离体叶绿体在光下分解水,放出氧气,同时还原电子受体的反应。氧化剂DCIP是一种蓝色染料,被还原成无色,该变化变化可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盐酸处理植物叶肉细胞使细胞分离,然后置于蒸馏水中使细胞涨破,离心可获得叶绿体
B.希尔反应在没有CO2的参与下也能产生氧气,说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源于水
C.希尔反应的活力可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也可通过叶肉细胞氧气释放的速率检测
D.将希尔反应体系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产生的还原氢可使试管中的溶液褪色
8.
图是某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因为植物细胞没有③结构
B.秋水仙素会抑制②的形成而导致①的着丝粒不能分裂
C.③结构在分裂间期复制,前期分开
D.④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正在解体
9.
下列化合物中只含C、H、O的是
A.磷脂B.油脂C.腺苷D.氨基酸
10.
下列结构中,不能合成ATP的是
A.线粒体基质B.叶绿体基粒C.线粒体内膜D.叶绿体内膜
11.
下列关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实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溶胶中合成多种酶,有利于多种代谢活动在其中进行
B.细菌的质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C.胰岛B细胞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利于其分泌胰岛素
D.溶酶体贮存大量水解酶,利于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12.
下列关于胞吞、胞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需要能量B.需要载体蛋白C.依赖于膜的流动性D.是物质转运的主要方式
13.
下列关于人体肌肉细胞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B.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均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消耗相同质量的葡萄糖,厌氧呼吸产生的CO2是需氧呼吸的1/3
D.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少量ATP,厌氧呼吸第二阶段不合成ATP
14.
下列关于各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糖鉴定的实验,可用富含果糖的西瓜汁作为材料
B.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可用黑藻幼嫩小叶的叶肉细胞观察
C.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可用碘液检测蔗糖和淀粉的水解情况
D.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解离后即可用龙胆紫染液使染色体着色
15.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度、颜色相同的两个染色单体用铁丝扎起来,代表一条已复制的染色体
B.在纸上画MI时期的纺锤体和MII时期纺锤体要相互垂直
C.模拟3对同源染色体,仅需要2种颜色的橡皮泥
D.模拟后期I时,颜色相同的染色体必须移向同一极
16.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植物自交种群的基因颏率不发生改变
C.有害的突变基因一般不会在种群中扩展而会被删除掉
D.突变的方向与环境的诱导无关而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17.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异。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裂过程中最多有2个染色体组,4套遗传信息
B.图示变异只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C.图示变异是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的结果
D.该细胞分裂可产生基因型为AaB、AB、ab、b的4种精细胞
18.
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04,I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且各个个体染色体数目相同。两种病同时发生时胚胎致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和乙病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I3与II4再生了一个女儿,其患甲病的概率是1/3
C.若II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III2为特纳氏综合征患者
D.II1与人群中无乙病家族史的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患甲病女儿的概率是1/303
19.
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各组均可以观察到有表面粗糙的菌落
B.S型菌的荚膜可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的破坏
C.只有D组有S型菌生成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R型菌能转化为S型菌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20.
下列关于种群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之间必然存在地理隔离
B.不经地理隔离也能形成新物种
C.种群基因库的变化必然导致新物种形成
D.种群是生物分类、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21.
孟德尔选用纯种紫花豌豆和纯种白花豌豆做亲本进行单因子的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必须对紫花豌豆去雄,授以白花豌豆的花粉
B.去雄时将花瓣掰开,之后需在花朵外套纸袋
C.F1全部是紫花植株,紫花对白花为完全显性
D.F1植株不需去雄、套袋等处理,让其自然生长
22.
图为某生物的染色体组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物无性染色体
B.染色体组型有种的特异性
C.1号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D.该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有10条染色体
23.
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B.遗传病患者的体内都含有致病基因
C.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D.适龄生育可减少先天愚型病的发生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