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为探讨盐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不同浓度 NaCl 条件下,对其净光合速率、胞间 CO2 浓度、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检测期间细胞的呼吸强度没有显著变化。请参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离需要用的试剂_____,光合色素的功能是_____
(2)测量植物净光合速率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
(3)影响植物胞间 CO2浓度的因素有_____
(4)当 NaCl 浓度在 200-250mmol/L 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原因主要是由于_____
(5)据图可知,在高浓度的 NaCl 处理下,_____(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最先开始被破坏,导致其卡尔文循环中再生出_____的量改变,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1)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离需要用的试剂_____,光合色素的功能是_____
(2)测量植物净光合速率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
(3)影响植物胞间 CO2浓度的因素有_____
(4)当 NaCl 浓度在 200-250mmol/L 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原因主要是由于_____
(5)据图可知,在高浓度的 NaCl 处理下,_____(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最先开始被破坏,导致其卡尔文循环中再生出_____的量改变,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2.
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顶测或分析与讨论
(1)用葡萄糖试纸和尿糖试纸均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但是它们的原理不同,葡萄糖试纸能_________(定性/定量)检测葡萄糖,其显色反应的颜色为_____;而尿糖试纸能_____(定性/定量)检测葡萄糖,其显色反应的颜色依次为浅蓝、浅绿、棕至深棕色。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中,借助_____法可以测定酵母菌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借助比浊计可以测定菌液的浑浊度,在绘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时,以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为纵坐标。在测定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时,将酵母菌液稀释100 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2mm×2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密度是_____个/ml

(3)下图为 3 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其中种群 1 和种群 2 属于同一物种

①种群 1 和种群 2 的最大寿命相同,则_____(种群 1/种群 2)的环境对该物种更适宜
②种群 2 老年个体最大寿命减小,其存活曲线形状会趋向_____(种群 1/种群 3)
③种群 3 各年龄段的死亡个体数量随年龄增加_____
(1)用葡萄糖试纸和尿糖试纸均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葡萄糖,但是它们的原理不同,葡萄糖试纸能_________(定性/定量)检测葡萄糖,其显色反应的颜色为_____;而尿糖试纸能_____(定性/定量)检测葡萄糖,其显色反应的颜色依次为浅蓝、浅绿、棕至深棕色。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中,借助_____法可以测定酵母菌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借助比浊计可以测定菌液的浑浊度,在绘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时,以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为纵坐标。在测定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时,将酵母菌液稀释100 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2mm×2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密度是_____个/ml

(3)下图为 3 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其中种群 1 和种群 2 属于同一物种

①种群 1 和种群 2 的最大寿命相同,则_____(种群 1/种群 2)的环境对该物种更适宜
②种群 2 老年个体最大寿命减小,其存活曲线形状会趋向_____(种群 1/种群 3)
③种群 3 各年龄段的死亡个体数量随年龄增加_____
3.
某 XY 型性别决定昆虫种群存在黄色、黑色、褐色和白色四种体色,由两对完全显性关系的等位基因(用 A/a、B/b 表示)控制。现有一只黑色雌虫和一只黄色雄虫杂交,结果见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
(2)F1共有_____种基因型,其中黑色雌性个体有_____种基因型
(3)选取 F1中的黑色雌性、黄色雌性个体与白色雄性个体混合随机交配,后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4)写出 F1褐色雌性和白色雄性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
(2)F1共有_____种基因型,其中黑色雌性个体有_____种基因型
(3)选取 F1中的黑色雌性、黄色雌性个体与白色雄性个体混合随机交配,后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4)写出 F1褐色雌性和白色雄性个体杂交的遗传图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9题)
4.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拟过程中被拉向纺锤体两极的每条染色体可能含有染色单体 |
B.模拟含有 3 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需要 3 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
C.用铁丝把颜色和长短相同的两条橡皮泥扎起来代表已复制完成的一条染色体 |
D.模拟过程中需要画三个纺锤体,且与第一个纺锤体垂直 |
5.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需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与 30 个 ATP 中的化学能相同 |
B.糖酵解的产物 3-磷酸甘油酸在柠檬酸循环中被分解形成 CO2 |
C.柠檬酸循环产生的[H]在电子传递链中将氧还原成水 |
D.与柠檬酸循环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嵴上 |
6.
科研人员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品种甲和乙光合速率的影响(图 1),以及番茄品种甲的叶片气孔导度、胞间 CO2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图 2)。(注:光补偿点指植物在一定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和呼吸作用数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强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含水量对甲、乙两种番茄光合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
B.气孔导度的变化与番茄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
C.番茄在土壤含水量为 90%的条件下,比含水量在 50%条件下的光补偿点高 |
D.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 CO2浓度逐渐升高,可能是因为水分亏缺导致类囊体结构破坏 |
7.
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含有中心体,该生物属于低等植物或动物 |
B.细胞中共有四个染色体组,四套遗传物质 |
C.①与④或②与③之间不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換 |
D.该细胞中有 4 对同源染色体、8 条染色体 |
10.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合理的是()
A.核孔复合体是细胞质和细胞核内物质进出的唯一通道 |
B.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需要膜上载体蛋白参与 |
C.细胞间信息交流均需借助细胞膜上的受体 |
D.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中蛋白质的种类相同、含量不同 |
11.
如图是伞藻(单细胞藻类)嫁接实验示意图,据图可推知()


A.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
B.伞藻的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
C.细胞核的功能与细胞质无关 |
D.细胞核控制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 |
12.
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 Q 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出现障碍 |
B.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
C.为检测 Art 对凋亡蛋白Q 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 Art 的对照试验 |
D.用凋亡蛋白 Q 静脉注射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
13.
下列有关酶的发现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
A.斯帕兰扎尼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发现了化学消化 |
B.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既有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 |
C.毕希纳认为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
D.萨母纳尔得到脲酶结晶后,认为酶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
14.
下列有关 HIV 病毒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 结构中含有的蛋白质包括外壳蛋白质、逆转录酶和核心蛋白质 |
B.亲代 HIV 的进入宿主细胞的物质是逆转录酶 |
C.子代 HIV 的逆转录酶和核心蛋白质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 |
D.HIV 侵入人体后可以识别并结合辅助性 T 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 |
15.
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噬菌体的 DNA 能够使大肠杆菌裂解死亡 |
B.加热杀死的 S 型菌的蛋白质具有热变性,DNA 具有热稳定性 |
C.活体转化实验中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能够使小鼠患坏血病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中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的 RNA 能够使烟草出现病斑 |
16.
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B.杂交育种都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 |
C.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
D.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均可通过低温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
17.
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模拟受精作用时,需将随机抽出的 2 张卡片组合记录后,再放回原信封 |
B.“雌”“雄”信封中卡片数量相同,表示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
C.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 4 个信封和代表不同等位基因的 4 种卡片 |
D.模拟 F1产生配子时,可准备等量标有“YR、Yr、yR、yr”的四种卡片 |
18.
一条染色体上基因 P 和Q 编码蛋白质的前 3 个氨基酸的 DNA 序列如图,已知两基因翻译时的起始密码均为 AUG。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 P 转录后形成的 mRNA 必须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翻译的模板 | |
B.若箭头所指碱基替换为 | C.对应的反密码子为 GAG |
D.两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不同 | |
E.由于 tRNA 具有专一性,两基因翻译时不能共用同一种 tRNA |
19.
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 A、a、B、b 和 D、d 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 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Ⅲ-15 为丙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1/100,且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病的遗传方式都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 |
B.Ⅲ-13 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Ⅱ-6 的初级卵母细胞发生了变异 |
C.Ⅱ-6 个体的细胞中甲乙病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
D.Ⅲ-15 和 III-16 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301/600 |
20.
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 |
B.若种群中的个体随机交配,则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与亲代相同 |
C.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最初的原材料 |
D.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培育出新品种 |
21.
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病个体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 |
B.病情诊断是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
C.蚕豆病和苯丙酮尿症都含有有害基因 |
D.猫叫综合征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