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5题)
1.
下图为某种自花传粉植物花的颜色的形成过程,其中酶A由基因A控制合成,酶 B由B基因控制合成,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将开黄色花的植株与开红色花的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开橙色花,F1植株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植物花的颜色的形成过程可说明基因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亲本开黄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F2开橙色花的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
(3)现有F2中一开红花的植株,为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红花的植株品种,可将该植株进行自交。结果预测及分析如下。
①若子代植株全开红花,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1)该种植物花的颜色的形成过程可说明基因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亲本开黄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F2开橙色花的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
(3)现有F2中一开红花的植株,为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开红花的植株品种,可将该植株进行自交。结果预测及分析如下。
①若子代植株全开红花,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2.
下图为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对同对源染色体,图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
(2)该果蝇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4)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含有ABEXD的卵细胞,与此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对同对源染色体,图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
(2)该果蝇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4)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含有ABEXD的卵细胞,与此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为细胞中遗传信息流动模式图,图中①、②为有关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时,一条mRNA分子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肽链的合成,这对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
(2)密码子是指____________,亮氨酸由六种密码子编码决定,体现了密码子的___________性。

(1)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时,一条mRNA分子上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肽链的合成,这对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
(2)密码子是指____________,亮氨酸由六种密码子编码决定,体现了密码子的___________性。
4.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其植株的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高茎和矮茎由基因D控制,高茎为显性。现有感病矮茎和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诱变育种,在用物理方法如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中保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再经____和选育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上述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写出育种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有关过程的文字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
(1)若采用诱变育种,在用物理方法如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中保留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再经____和选育等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上述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请用遗传图解写出育种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有关过程的文字说明,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
5.
已知某地区蝗虫的抗药性(A)对不抗药性(a)为显性,如图表示该地区蝗虫进化的基本过程,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______________。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_______的现象,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离。
(4)该地区蝗虫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全部被杀灭,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蝗虫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该地区蝗虫的______________。
(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________的现象,蝗虫新种产生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离。
(4)该地区蝗虫群体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倘若经过人工喷洒农药,不抗药的蝗虫全部被杀灭,抗药的蝗虫自由交配一代后,子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1题)
6.
下图为某高等动物个体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和甲→丙的分裂过程可同时出现在同一器官中 |
B.乙细胞和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NA含量也相同 |
C.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8.
地中海贫血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之一,为了解南方某城市人群中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该城市的68000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人群中不同性别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筛查结果

表2人群中不同年龄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筛查结果

表1人群中不同性别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筛查结果

表2人群中不同年龄的地中海贫血患者筛查结果

A.根据调查能确定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
B.经产前诊断筛选性别,可减少地中海贫血的发生 |
C.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与年龄无直接的关系 |
D.患者经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不会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 |
9.
洋葱是二倍体植物,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低温诱导可能会使细胞周期不完整 |
B.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似 |
C.低温诱导的根尖细胞发生了基因重组 |
D.低温诱导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染色体加倍 |
10.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都是传统的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是育种的新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 |
B.采用上述技术的目的是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 |
C.上述技术中,通常仅多倍体育种会育出与原物种生殖隔离的个体 |
D.与传统育种比较,转基因的优势是能使生物出现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基因和性状 |
11.
下列关于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往往是不断变化的 |
B.猎豹和斑马通过捕食和被捕食进行着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
C.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多样性 |
D.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12.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B.此题能够表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
C.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数目一定增加 |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 |
13.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
B.在果蝇的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D.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15.
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圆圈“ O”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 |
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 |
C.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 |
D.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 |
16.
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内基因Y的结构简图,共含有2000个碱基对,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Y复制两次,共需要4800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
B.若②处T/A替换为G/C,则Y控制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
C.基因Y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①③两处 |
D.Y的等位基因y中碱基A也可能占20% |
17.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 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 + 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 n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一条链中A + T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 n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18.
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5N(表示为15N15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再转到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 |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
C.有15N15N和14N15N两种,其比例为1:1 |
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
19.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脱氧核苷酸序列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一个DNA分子由2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则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理论上最多有 21000 种 |
B.任意两个物种的生物的体内都不含有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相同的基因 |
C.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基础 |
D.基因与它控制的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20.
若细胞质中tRNA1(反密码子为AUU)可转运氨基酸a,tRNA2(反密码子为ACG)可转运氨基酸b,tRNA3(反密码子为UAC)可携带氨基酸c,以DNA链……—T—G—C—A—T— G—T —……的互补链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则该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排列顺序可能是
A.b—c—a | B.c—b—a |
C.a—b—c | D.b—a—c |
21.
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 ~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NA),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NA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可能是
A.阻断rRNA装配成核糖体 | B.妨碍DNA分子的解旋 |
C.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 | D.影响DNA分子的转录 |
22.
孟德尔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中F2结果有差异,原因是
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 |
B.前者相关的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 |
C.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 |
D.前者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后者没有使用 |
23.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假说一演绎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以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B.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假说成立,则F1测交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 |
C.因为假说能解释F1自交产生的3:1性状分离比,所以假说成立 |
D.孟德尔通过自交实验验证假说成立 |
24.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扁形(D)对球形(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形果实最多的是
A.WwDd ×wwdd | B.WwDd ×WWDd | C.WwDd×wwDD | D.WWDd ×WWdd |
25.
下列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表现型 |
B.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 |
C.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8 |
D.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雄配子和4种雌配子自由结合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5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