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
(4)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5)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图中结构[]______________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其色素位于_______________上。
(6)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除有[4]、[11]外,还有[]_____________也是双层膜结构。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____________。
(3)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
(4)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5)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图中结构[]______________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其色素位于_______________上。
(6)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除有[4]、[11]外,还有[]_____________也是双层膜结构。
2.
如图1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在___________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_____(较低、相等、较高)。
(2)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叶圆片,均分成若干份。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图2)。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部分氧气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导致叶圆片上浮.测量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图3。
①该实验的目是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____________,c点以后曲线上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另取相同的叶圆片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叶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有适宜光照强度的密闭装置内,一小时后,测得乙组叶圆片干重为B,丙组叶圆片干重为C。则叶片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用A、B、C表示)。

(1)图1中在___________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___________(较低、相等、较高)。
(2)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叶圆片,均分成若干份。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图2)。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部分氧气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导致叶圆片上浮.测量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图3。
①该实验的目是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解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____________,c点以后曲线上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另取相同的叶圆片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叶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有适宜光照强度的密闭装置内,一小时后,测得乙组叶圆片干重为B,丙组叶圆片干重为C。则叶片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用A、B、C表示)。
3.
下图1中A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或第一极体,它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对。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用图1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图1中一个B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___种生殖细胞。
(4)按分裂过程判断,图2中标号(甲、乙、丙)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
(5)若图示的雌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雄性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1)图1中数字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C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或第一极体,它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对。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用图1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图1中一个B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___种生殖细胞。
(4)按分裂过程判断,图2中标号(甲、乙、丙)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
(5)若图示的雌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雄性个体交配,后代只出现一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4.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提供以下4种纯合亲本: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__________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___________。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本组合有_____________,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__________,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1)若采用花粉形状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亲本甲与亲本__________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时选择的亲本是___________。将杂交所得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花粉粒的数目,预期花粉粒的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的亲本组合有_____________,其中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植物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__________,在该组合产生的F2表现型为非糯性、抗病、花粉粒圆形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2.单选题- (共18题)
7.
2005年两位科学家因发现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造成的,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②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③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④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①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②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③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④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A.②③④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8.
如图为某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结构,②是产生核糖体的场所 |
B.细胞核在横纹肌细胞中只1个 |
C.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不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核 |
D.图示说明核膜具有全透性 |
9.
把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的装置(如图)置于适宜温度下,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a摩尔,气体的体积总量增加了b摩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此过程酵母菌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量为6a-3b摩尔 |
B.此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热量和ATP中包含了a摩尔葡萄糖分解后的全部能量去路 |
D.反应结束后向装置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瓶内溶液会变黄 |
10.
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b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
B.人体大部分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就会引起人体的衰老与死亡 |
C.图中能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abc阶段 |
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
11.
下列为卵巢中一些细胞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2、2、0 |
B.若丁是乙分裂而来,则丁一定不是卵细胞 |
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B |
D.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为甲→丙→乙→丁 |
12.
ATP被喻为生物体内的“能量货币”,用a、ß、Y分别表示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a~Pß~P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分子的ATP彻底水解后生成三个磷酸和一个腺苷,且释放能量 |
B.ATP的Y位磷酸基团脱离时,释放能量可用于糖原分解 |
C.失去Y位的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仍可为生命活动供能 |
D.失去ß、Y位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可作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
14.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可以通过下面哪一实例得到证明
A.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
C.动物血液Ca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 D.缺P会影响ATP的合成 |
15.
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
C.质壁分离现象: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
D.还原糖的鉴定:向试管内注入苹果组织样液→注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并加热→观察 |
16.
下图中甲、乙、丙所示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硫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32 |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那么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
18.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
19.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除虫体,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B. 疟原虫由于寄生在红细胞内,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 疟原虫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排除细胞内自噬泡
D. 青蒿素对红细胞营养物质运输的速率不产生影响
A. 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生物膜上的脂质在水面展开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B. 疟原虫由于寄生在红细胞内,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 疟原虫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排除细胞内自噬泡
D. 青蒿素对红细胞营养物质运输的速率不产生影响
20.
在研究同一种哺乳动物的三个个体的两对相对性状时,发现其基因组成是:甲:DBb;乙:DdBB;丙:dBb。由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三个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增殖后期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
B.D与d位于X染色体上,B与b位于常染色体上 |
C.三者的基因型为甲:BbXDY;乙:BBXDXd;丙:BbXdY |
D.甲、乙、丙分别形成4、3、4种配子 |
21.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代产生的卵细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细胞:R:r=1:1精子:R:r=3:1 | B.卵细胞:R:r=3:1精子:R:r=3:1 |
C.卵细胞:R:r=1:1精子:R:r=1:1 | D.卵细胞:R:r=3:1精子:R:r=1:1 |
22.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以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⑥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⑥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