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
(2)有几位同学选取大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检测子叶中的脂肪与蛋白质,下列图1和图2分别为相应步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 1 玻片上的子叶切片已经用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接着滴加 1~2 滴的试剂甲为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图 2 中试剂乙是___________。
(3)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为探究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否含有还原糖和蛋白质,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②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分别编号为A、B。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及结果分析: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细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还原糖和蛋白质。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 用于鉴定的试剂 | 反应产生的颜色 |
还原糖 | ① | ⑤砖红色沉淀 |
蛋白质 | ② | ⑥紫 色 |
淀 粉 | ③碘 液 | ⑦蓝紫色 |
脂 肪 | ④苏丹Ⅲ | ⑧ |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
(2)有几位同学选取大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检测子叶中的脂肪与蛋白质,下列图1和图2分别为相应步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 1 玻片上的子叶切片已经用苏丹Ⅲ染液染色3min,接着滴加 1~2 滴的试剂甲为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图 2 中试剂乙是___________。
(3)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为探究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否含有还原糖和蛋白质,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②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分别编号为A、B。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及结果分析: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细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还原糖和蛋白质。
2.
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可以用______试剂来区分两种溶液。
(2)区分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____________;
②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溶液,65℃水浴观察现象。
③分析结果:观察到砖红色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溶液。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可以用______试剂来区分两种溶液。
(2)区分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两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____________;
②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溶液,65℃水浴观察现象。
③分析结果:观察到砖红色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溶液。
2.单选题- (共13题)
4.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及其相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化合物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实验操作 | 组成单位 | |
A | 多肽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水浴加热 | 氨基酸 | |
B | 麦芽糖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水浴加热 | 葡萄糖 | |
C | 淀粉 | 碘液 | 蓝色 | 水浴加热 | 葡萄糖 | |
D | 脂肪 | 苏丹Ⅳ染液 | 橘黄色 | 显微镜观察 | 甘油和脂肪酸 | |
A.B | B.A | C.D | D.C |
5.
下列关于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
B.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单独设置对照组 |
C.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细胞已发生质壁分离的装片,应及时滴加清水使其复原 |
D.如果要用斐林试剂的甲、乙液鉴定蛋清中的蛋白质,可对斐林试剂的甲液进行稀释 |
6.
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碳 |
B.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
C.还原性糖包括单糖、蔗糖和乳糖 |
D.多糖、蛋白质、核酸等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
8.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可以通过下面哪一实例得到证明
A.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
C.动物血液Ca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 D.缺P会影响ATP的合成 |
9.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u、Zn、Mo等是细胞内的微量元素 |
B.微量元素是在生物体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一些元素 |
C.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
D.微量元素是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
12.
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等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
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
C.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糖含量 |
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总量将增加 |
13.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 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本尼迪特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A.1、3、5、6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
C.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
D.4号试管内呈红黄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
14.
菠菜叶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还原糖,却不宜作为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主要原因是( )
A.叶片不易磨碎,还原糖不易释放 |
B.在研磨时,糖类易被破坏 |
C.叶片中的叶绿素颜色较深,会掩盖发生的颜色反应 |
D.叶片中光合作用的产物以淀粉的形式存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