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7题)
1.
图是某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由于加入了15N,后代细胞中的DNA比普通大肠杆菌的重(如图A);再将含15N的大肠杆菌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后代DNA的质量为中间类型(如图B),将实验B的细菌继续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结果出现两种质量的 DNA(如图C)。提取C实验中的 DNA与梯度离心液(氯化铯)混合后高速离心,这些DNA在离心管集成两条带(如图E),根据实验回答:

(1)a带中的DNA分子,两条链的含N组成是_______。
(2)b带中的DNA分子,两条链的含N组成是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

(1)a带中的DNA分子,两条链的含N组成是_______。
(2)b带中的DNA分子,两条链的含N组成是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
2.
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____过程,图乙为__________的结构示意图。
(2)RNA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图乙中的反密码子为ACG则对应的密码子是_______,转录出该密码子的基因模板链的对应碱基是__________。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过程;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遗传密码是_________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在翻译过程中直到阅读到_______________时,蛋白质的合成才中止。

(1)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____过程,图乙为__________的结构示意图。
(2)RNA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图乙中的反密码子为ACG则对应的密码子是_______,转录出该密码子的基因模板链的对应碱基是__________。
(3)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过程;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遗传密码是_________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在翻译过程中直到阅读到_______________时,蛋白质的合成才中止。
3.
遗传育种专家经过不懈努力,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改造农作物,取得显著成果,培育出了许多转基因农作物。比较典型的是将苏云金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移嫁接到棉花体内使之产生毒蛋白,杀死棉铃虫,从而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图是棉花毒蛋白基因表达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mRNA形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因为苏云金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移嫁接到了棉花细胞内的DNA分子上,从而控制合成出了如图中的[ ]__________,此物质再经加工、折叠、缠绕,就形成了致死棉铃虫的毒蛋白。活化的毒性物质全部或部分嵌合于昆虫的细胞膜上,使细胞膜产生孔道,导致细胞由于_________平衡的破坏而破裂。
(2)若科学工作者已从苏云金杆菌中分离出来杀虫晶体蛋白质的基因(Bt),在实验室中,还需快速大量地获得Bt基因,可以采用_________方法,在合成过程中需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__。
(3)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一般都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减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速度;抗虫棉培育成功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图中mRNA形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因为苏云金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移嫁接到了棉花细胞内的DNA分子上,从而控制合成出了如图中的[ ]__________,此物质再经加工、折叠、缠绕,就形成了致死棉铃虫的毒蛋白。活化的毒性物质全部或部分嵌合于昆虫的细胞膜上,使细胞膜产生孔道,导致细胞由于_________平衡的破坏而破裂。
(2)若科学工作者已从苏云金杆菌中分离出来杀虫晶体蛋白质的基因(Bt),在实验室中,还需快速大量地获得Bt基因,可以采用_________方法,在合成过程中需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__。
(3)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一般都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减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速度;抗虫棉培育成功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下图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据图回答:


(1)A图中,是___________育种方法。由物种P得到物种P',则③处的氨基酸由____________改变成了___________ (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
(2)B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若要根据F2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选出矮秆抗病个体进行____________,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3)C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B方法相比,C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图中,是___________育种方法。由物种P得到物种P',则③处的氨基酸由____________改变成了___________ (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
(2)B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若要根据F2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选出矮秆抗病个体进行____________,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3)C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B方法相比,C方法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受基因A、a控制)。据图回答:

(1)该病是由_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Ⅳ15的基因型是_______或_______,它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
(4)Ⅲ11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
(5)Ⅲ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
(6)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
(7)Ⅲ代中,11和13是_______,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上升为_______。

(1)该病是由_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Ⅳ15的基因型是_______或_______,它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
(4)Ⅲ11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
(5)Ⅲ12和Ⅳ15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
(6)Ⅲ代中12、13、14都正常,那么Ⅱ7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
(7)Ⅲ代中,11和13是_______,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上升为_______。
6.
生命科学工作者在分析下列生物的DNA分子时发现,不同生物的DNA中碱基组成均为A、T、G、C四种,但碱基比率却有一定差别。请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1)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碱基比率有差异,可以说明DNA分子的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
(2)从生物进化角度分析,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碱基比率差异不大,足以证明___________。
生物种类 | 抗虫棉 | 棉铃虫 | 牛 | 猿猴 | ||
胸腺 | 肾 | 精子 | ||||
(A+T)/(G+C) | 1.21 | 1.37 | 1.39 | 1.29 | 1.30 | 1.52 |
(1)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碱基比率有差异,可以说明DNA分子的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
(2)从生物进化角度分析,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碱基比率差异不大,足以证明___________。
7.
下图为普通小麦起源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A、B、D表示 (_________)
A.基因 B.基因型 C.染色体 D.染色体组
(2)将普通小麦与二粒小麦杂交所得杂种,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在显微镜下如果能看到有四分体出现,可观察到多少个四分体(_________)
A.28 B.21 C.14 D.7
(3)普通小麦是___________倍体

(1)图中A、B、D表示 (_________)
A.基因 B.基因型 C.染色体 D.染色体组
(2)将普通小麦与二粒小麦杂交所得杂种,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在显微镜下如果能看到有四分体出现,可观察到多少个四分体(_________)
A.28 B.21 C.14 D.7
(3)普通小麦是___________倍体
2.单选题- (共11题)
8.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若每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一对杂合基因,且等位基因具有显隐性关系,则该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是隐性基因的概率是( )
A.1/2 | B.1/4 | C.1/8 | D.1/16 |
10.
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细菌体内蛋白质含有32S、DNA含31P两种元素。用该噬菌体去侵染某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噬菌体中35S和32P的分布规律是( )
A.外壳内含35S和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 B.外壳内只含有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
C.外壳含35S和32S,核心内含32P和31P | D.外壳内只含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 |
14.
如图甲、乙是同种生物两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是减数分裂,乙是有丝分裂
B. 乙细胞所属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 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依次为2、4、4
D. 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

A. 甲是减数分裂,乙是有丝分裂
B. 乙细胞所属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 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依次为2、4、4
D. 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
17.
科学家在做遗传实验时发现一种显性致死现象。他饲养的黄色皮毛的老鼠品种不能纯种传代,而灰色皮毛品种的老鼠能够纯种传代。黄与黄交配,后代总要出现灰色皮毛的老鼠,且黄灰的比例往往是2∶1,此交配中致死个体出现的几率应为()
A. 25% B. 33% C. 66.7% D. 75%
A. 25% B. 33% C. 66.7% D. 75%
18.
豌豆种子黄对绿为显性,圆对皱为显性。甲为黄圆(YyRr),与乙豌豆杂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则乙豌豆的基因型为()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
A. yyrr B. Yyrr C. yyRR D. YyRr
3.多选题- (共7题)
19.
分析某大肠杆菌细胞分子组成,能得到的结论是( )
成分 | 水 | 蛋白质 | DNA | RNA | 糖类 | 脂类 | 中间产物 | 无机离子 |
相对含量% | 70 | 15 | 1 | 6 | 3 | 2 | 2 | 1 |
分子种类 | 1 | 3000 | 1 | 1000 | 50 | 40 | 500 | 12 |
A.DNA是遗传物质 | B.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 D.每一种糖类能形成10种中间产物 |
20.
有关紫茉莉植株的遗传,不正确的是( )
A.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6种 |
B.一个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携带氨基酸的转运RNA共有64种 |
C.一个标记有15N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之比为3:1 |
D.控制紫茉莉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
21.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父亲正常,女儿必正常;母亲色盲,儿子必色盲 |
B.外公为色盲患者,其色盲基因一定会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
C.女儿患病,父亲必患病;母亲患病,儿子必患病 |
D.在人群中,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
2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1994~1995年对波黑的空袭以及1999年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大量使用了贫铀弹。贫铀弹的使用,导致了当地白血症等癌症和新生儿畸形的大量发生。一些欧洲国家也纷纷报道本国参加维和行动的士兵中,一些人因患癌症等疾病而死亡,并称之为“巴尔干综合征”。下列针对以上现象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绝大多数的基因突变是对生物体有害的 |
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可能导致新生儿的畸形 |
C.射线引起的生物变异都有可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下一代 |
D.辐射污染引发的基因突变是导致“巴尔干综合征”的重要原因 |
23.
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雄果蝇精子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四个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
B.雌果蝇卵细胞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四个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
C.一个染色体组中携带了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
D.所有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
2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的两条互补链的每一条都带有相同的生物信息 |
B.DNA的两条互补链的每一条都带有不相同的生物信息 |
C.DNA的两条互补链的每一条都带有相反的生物信息 |
D.DNA的两条互补链的每一条都带有一半相同的生物信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7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