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190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8

1.非选择题(共3题)

1.
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丙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目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CD段变化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期。
(2)图乙中①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_________。
(3)图乙中,②细胞处于图甲中的_____段,对应于图丙中的_____。
(4)图乙中,③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
2.
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与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非糯性(G)与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人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 料,经过EMS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休(乙);甲的花粉经EMS 诱变处理并培养等,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请回答:
(1)获得丙的过程中,运用了诱变育种和____________育种技术。
(2)若要培育抗性糯性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________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__________。
(3)采用自交法鉴定F2中抗性糯性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若自交后代中没有表现型为_______的个体,则被鉴定个体位纯合子;反之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子的鉴定过程。________
(4)拟采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上述抗性糯性玉米的抗虫性。通常从其他物种获得________,将其和农杆菌的_______用适合的限制酶切割,然后借助______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转移到该玉米的培养细胞种,经筛选和培养等会的转基因抗虫植株。
3.
如图表示发生在某类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据图回答:

(1)图示为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亲代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900对,其中一条单链(A+T):(G+C)=5:4,复制一次需游离的胸腺嘧啶_______个。
(3)产生的过程中,一个mRNA上可同时连接多个核糖体,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
(4)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填“向左”或“向右”)。
(5)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R环结构的形成往往与DNA分子中某种碱基对的数量有关,推测该片段可能含有较多的_____碱基对,使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R环的形成还会降低DNA的稳定性,从而引起_____。

2.单选题(共30题)

4.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B.解离的时间一般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
C.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龙胆紫染液
D.制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5.
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伴性遗传的基因存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相关联
B.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C.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D.伴性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6.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相互交配的个体属于同一物种
B.选择是进化的因素,也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
C.种群中普遍存在的变异都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D.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导致基因型频率改变,但基因型频率改变并不能说明生物进化
7.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则不能
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而使害虫朝抗药性逐渐增强的方向进化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8.
目前市场上食用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如图所示为某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无子香蕉”培育过程的原理主要是染色体变异
②图中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的形成受阻
③野生芭蕉和四倍体有子香蕉虽能杂交,但它们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④若图中无子香蕉3n的基因型为AAa,则有子香蕉4n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
⑤该过程所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之一
⑥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A.①②③⑥B.①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9.
用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
A.母本花粉成熟时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
B.母本去雄后套袋,父本去掉雌蕊
C.母本花粉未成熟时去雄套袋,一定时间后授予父本成熟的花粉
D.对母本传粉后,挂上标签即可
10.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B.①类比推理法 ②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法D.①类比推理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11.
图中各项基因组成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为9:3:3:1的是 (   )
A.B.C.D.
12.
模型构建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等类型
B.模型的描述只能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
C.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拍摄某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图不属于模型研究方法
D.沃森和克里克创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属于物理模型
13.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B.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C.DNA复制只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D.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14.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其中每一个基因对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
D.线粒体肌病与线粒体DNA缺陷有关,必需通过父母遗传给后代
15.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B.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
C.甲乙两个小桶内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
D.统计20次,小球组合中AA、Aa、aa的数量应为5、10、5
16.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由多种不同的tRNA搬运
B.起始密码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
C.DNA复制时解旋完成后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D.能发生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17.
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18.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
19.
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Ff,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①、②位置上的基因分别是(   )
A.F   EB.E   fC.e    fD.e F
20.
在常染色体上的 A、B、C 三个基因分别对 a、b、c 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 F1,F1测交结果为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 )
A.B.C.D.
21.
下图简要概括了真核细胞中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表示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图中②表示转录,该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与DNA复制过程中有所不同
C.图中③表示翻译,该过程离不开④
D.图中④上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的氨基酸的种类
22.
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 )
A.160B.240C.320D.480
23.
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风导致昆虫发生了变异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只有长翅个体能适应该海岛的环境
D.大风对昆虫翅的性状进行了选择
24.
下述不是孟德尔在遗传学上获得成功的因素的一项是
A.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应用科学统计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C.重视基因对蛋白质的决定作用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25.
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易位
C.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26.
在一个果蝇种群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占49%,Dd的个体占42%,dd的个体占9%。D基因和d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49%、42%
B.70%、30%
C.49%、51%
D.42%、58%
27.
下列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卵结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
B.受精过程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并融合的过程
C.受精过程中精卵融合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有关
D.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8.
下列关于核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相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数目加倍,一定源于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B.基因数目减半,一定源于染色体数目减半
C.相同基因的分离,一定源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基因的重新组合,一定源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9.
下列关于染色体、核DNA、核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者行为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B.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D.在生物的繁衍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导致基因在染色体上
B.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所有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1.
Fabry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所致。下图是该病的某个家系遗传系谱,通过基因测序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B.Ⅲ2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C.该病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
D.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此病
32.
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定黑毛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自交、测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
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
33.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与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
A.6种B.4种C.2种D.8种

3.选择题(共1题)

34.

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叙述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