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为研究低温对某种热带植物叶绿体结构和代谢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长势一致的两个品种的幼苗,分别在28℃和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叶片离体叶绿体的放氧量和叶绿体中MDA含量(MDA是膜脂质分子过氧化产物,其含量反映叶绿体膜的受损程度),结果如图。请回答:

(1)测定离体叶绿体放氧量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至少两项)。
(2)离体叶绿体中放氧的场所是________,与氧气同时产生的还有________物质。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叶绿体中MDA含量与膜受损程度呈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低温胁迫引起放氧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减少。
(4)本研究表明,两个品种中较耐低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测定离体叶绿体放氧量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至少两项)。
(2)离体叶绿体中放氧的场所是________,与氧气同时产生的还有________物质。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叶绿体中MDA含量与膜受损程度呈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低温胁迫引起放氧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减少。
(4)本研究表明,两个品种中较耐低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甲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坐标图,图乙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H→I段表示发生了_________作用。
(2)图甲CD段对应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B→C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A图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填序号)。
(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甲图的__________段。

(1)图甲中纵坐标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H→I段表示发生了_________作用。
(2)图甲CD段对应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B→C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A图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填序号)。
(4)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甲图的__________段。
3.
如图表示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Ⅱ4、Ⅱ5的子女__________(从Ⅲ6、Ⅲ7、Ⅲ8中选择)的性状表现推理,该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
(2)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与Ⅱ5再生育一个有病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__。
(3)若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基因为D,则Ⅲ8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再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病基因为a,若Ⅲ7(无红绿色盲)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既患此病又患红绿色盲(患病基因为b)的后代,则Ⅲ7的基因型为________。

(1)从图中Ⅱ4、Ⅱ5的子女__________(从Ⅲ6、Ⅲ7、Ⅲ8中选择)的性状表现推理,该病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
(2)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4与Ⅱ5再生育一个有病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__。
(3)若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基因为D,则Ⅲ8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再生育正常女儿的概率为__________。
(4)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病基因为a,若Ⅲ7(无红绿色盲)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既患此病又患红绿色盲(患病基因为b)的后代,则Ⅲ7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
图为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结果,请据图回答:

(1)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用放射性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_________。
(2)要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搅拌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_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4)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另一组实验:用放射性35S标记T2噬菌体的另一种物质。结果发现这种物质并未进入大肠杆菌内,对比这两组实验的结果以及子代T2噬菌体的性状,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5)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_________个。

(1)T2噬菌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用放射性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_________。
(2)要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而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搅拌离心后放射性较高的是_________(填“上清液”或“沉淀物”)。
(4)赫尔希和蔡斯还设计了另一组实验:用放射性35S标记T2噬菌体的另一种物质。结果发现这种物质并未进入大肠杆菌内,对比这两组实验的结果以及子代T2噬菌体的性状,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5)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_________个。
2.单选题- (共14题)
5.
下列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叶绿体具有单层膜 |
B.线粒体是所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C.两者都能产生ATP,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
D.叶绿体是所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6.
下列关于菠菜中光合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光合色素 |
B.可用无水乙醇将光合色素分离出来 |
C.分离光合色素时,滤液细线画的越粗,层析效果越明显 |
D.光合色素中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
8.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pH属于无关变量,故三支试管的pH应相同且适宜 |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
C.检测该实验的结果可选用双缩脲试剂 |
D.该实验的观测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蛋白块的变化情况(或记录蛋白块消失所用的时间) |
12.
在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下列科学家、实验方法及技术不相互匹配的是( )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 |
B.摩尔根﹣﹣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
C.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实验﹣﹣同位素标记 |
D.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结构﹣﹣建构物理模型 |
13.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C.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
D.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
14.
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 )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离 |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上的碱基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
C.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
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
15.
鸡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其控制毛色芦花(B)与非芦花(b)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能直接通过毛色判断子代性别的是( )
A.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
B.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
C.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 |
D.非芦花雌鸡×杂合芦花雄鸡 |
16.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有红绿色盲的孩子,则该小孩的性别及遗传所遵循的规律分别是( )
A.女,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
B.男,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
C.男,基因的分离规律 |
D.女,基因的分离规律 |
17.
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M和M、m和m、M和m的分离,分别发生在( )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④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④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A.①②③ | B.③③② | C.②②③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