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_________,发生此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____。
(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__________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__________段。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

(1)图1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含有_____条染色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_________,发生此过程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____。
(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__________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__________段。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
2.
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如下图:





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小鼠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 亲本组合 | F1 | F2 |
实验一 | 甲×乙 | 全为灰鼠 | 9灰鼠∶3黑鼠∶4白鼠 |
实验二 | 乙×丙 | 全为黑鼠 | 3黑鼠∶1白鼠 |
①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小鼠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②实验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
③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
下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染色体的____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染色体的_______性遗传病。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一个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Ⅱ2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染色体的____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染色体的_______性遗传病。
(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一个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Ⅱ2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4.
现有一批基因型都相同的黄色豌豆种子(黄色、绿色分别由Y和y基因控制,子粒的颜色是子叶表现的性状)。某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以这些豌豆种子和另一些黄色、绿色的豌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这些黄色豌豆种子具体的基因组成。
(1)课题名称:__________。
(2)探究方法(最简便的方法):__________(杂交法/自交法/测交法)。
(3)实验步骤:
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开花时,__________。
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
(4)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a若__________,则黄色豌豆基因为YY。
b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和绿色,比例接近于3:1,则__________。
(1)课题名称:__________。
(2)探究方法(最简便的方法):__________(杂交法/自交法/测交法)。
(3)实验步骤:
①取所需种子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开花时,__________。
③收集每株植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
(4)预期实验现象及结论
a若__________,则黄色豌豆基因为YY。
b若收获的种子有黄色和绿色,比例接近于3:1,则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9题)
5.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运输效率增强 |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有变化 |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
6.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基因型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TtSs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A.TTSS×TTSs | B.TtSs × TtSs |
C.TtSs×TTSs | D.TtSS × TtSs |
7.
下图1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 B.①与③ | C.②与③ | D.②与④ |
8.
如图为某雄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到一定阶段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的示意图,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以下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中染色体数比体细胞的减少一半 |
B.此细胞中基因a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
C.此细胞继续分裂能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 |
D.该动物正常成熟体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
9.
雄性豚鼠(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一个精原细胞经有丝分裂后产生两个子细胞A1和A2;另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得到两个子细胞B1和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接着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那么,在无交叉互换和突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A1和A2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
B.B1和B2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
C.染色体数目、形态大小各自相同的细胞有三组:A1和A2、B1和B2、C1和C2 |
D.细胞内核DNA分子数的关系是A1=A2=B1=B2 |
10.
下图是精原细胞的增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④过程均可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
B.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共有两种类型 |
C.图中①②过程细胞均会适度生长 |
D.图中①④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 |
11.
关于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
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 |
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不相同的染色体数 |
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 |
12.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②→③过程 |
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
C.细胞③中有1个四分体,4条染色单体 |
D.细胞③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 |
13.
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 B.1/16 | C.4/81 | D.1/8 |
14.
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白∶粉∶红,3∶10∶3 | B.白∶粉∶红,3∶12∶1 |
C.白∶粉∶红,4∶9∶3 | D.白∶粉∶红,6∶9∶1 |
15.
现有纯种果蝇品系①〜④,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品系 | ① | ② | ③ | ④ |
隐性性状 | | 残翅 | 紫红眼 | 黒身 |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 Ⅱ、Ⅲ | Ⅱ | Ⅲ | Ⅱ |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④ | D.②×③ |
17.
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阔叶♀×窄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
实验2:窄叶♀×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1:阔叶♀×窄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
实验2:窄叶♀×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
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
C.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 |
D.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 |
18.
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子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


A.27,7 | B.16,9 | C.27,9 | D.16,7 |
19.
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


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
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 |
C.Ⅰ1与Ⅱ2基因型一定不同 |
D.Ⅱ1和Ⅱ2基因型一定相同 |
20.
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
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
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
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
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 |
21.
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Bb
AB、Ab、aB、ab
配子间M种结合方式
子代:N种基因型,P种表现型(12∶3∶1)
A.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
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
C.M、N分别为16、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AaBb



A.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
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
C.M、N分别为16、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22.
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某一品系X为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另一紫粒玉米品系Y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紫粒是显性性状 | B.黄粒是显性性状 |
C.品系X是杂种 | D.品系Y是纯种 |
23.
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 3:1 B. 15:7 C. 9:7 D. 15:9
A. 3:1 B. 15:7 C. 9:7 D. 15:9
25.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
A.①②④ | B.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26.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 |
B.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 |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2 |
D.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
27.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
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
28.
某种植物细胞常染色体上的A、B、T基因对a、b、t完全显性,让红花(A)、高茎(B)、圆形果(T)植株与白花矮茎长形果植株测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红花矮茎圆形果∶白花高茎圆形果∶红花矮茎长形果∶白花高茎长形果=1∶1∶1∶1,则下图能正确表示亲代红花高茎圆形果基因组成的是( )
A.![]() | B.![]() | C.![]() | D.![]() |
29.
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A.1/32 | B.1/16 |
C.1/8 | D.1/4 |
30.
某生物雌雄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均为Ab∶aB∶AB∶ab=3∶3∶2∶2,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
A.1/4 | B.1/16 | C.26/100 | D.1/100 |
31.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
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
32.
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亲本组合 | F1株数 | F2株数 | ||
蓝花 | 白花 | 蓝花 | 白花 | |
①蓝花×白花 | 263 | 0 | 752 | 49 |
②蓝花×白花 | 84 | 0 | 212 | 71 |
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B.第①组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
C.第②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
D.白花植株与第②组F2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 |
33.
下图为某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该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了一个白化兼色盲病的儿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B. 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C. 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16
D. 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16

A. 此男性的某些体细胞中可能含有4个染色体组
B. 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C. 该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16
D. 若再生一个女儿,患病的概率是1/16
3.选择题- (共3题)
3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 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躞(diéxiè):小步走路的样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