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是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大气CO2浓度、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两者CO2吸收速率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低于C时,突变型水稻的光反应强度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野生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低于C时,限制突变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大于C时,限制野生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突变型水稻在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速率
(4)在光照强度为C的条件下,给野生型水稻提供CO2和H218O,合成的淀粉中含有18O,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光照强度低于C时,突变型水稻的光反应强度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野生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低于C时,限制突变型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光照强度大于C时,限制野生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突变型水稻在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速率
(4)在光照强度为C的条件下,给野生型水稻提供CO2和H218O,合成的淀粉中含有18O,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中①~③是从几种真核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有机物,其中③只表示某种有机物的局部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①含有但质粒不含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物质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物质②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上,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物质③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则该物质是___________,细胞内控制该物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证明白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含有图中物质③(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物质①含有但质粒不含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物质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物质②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上,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物质③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则该物质是___________,细胞内控制该物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证明白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含有图中物质③(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0左右(水解酶的最适pH)。如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其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溶酶体的膜含有________层磷脂分子;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细胞质基质的pH为7.0,那么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溶酶体内少量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肺是矿工常见的职业病,发病的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而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缺乏_________________,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吞噬细胞发生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1)溶酶体的膜含有________层磷脂分子;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细胞质基质的pH为7.0,那么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溶酶体内少量的水解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肺是矿工常见的职业病,发病的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而吞噬细胞的溶酶体中缺乏_________________,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吞噬细胞发生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凋亡”或“细胞坏死”),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4.
回答下列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问题:
(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孟德尔所说的“成对的遗传因子”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上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分别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D/d、T/t控制。现将两种纯合豌豆进行杂交,获得F1,再让F1自交,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5∶3∶3∶1,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F2出现该比例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F1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花粉败育,则败育花粉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假说成立,则在F2高茎抗病植株中,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种豌豆籽粒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让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子代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2∶2∶1,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孟德尔所说的“成对的遗传因子”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上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分别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D/d、T/t控制。现将两种纯合豌豆进行杂交,获得F1,再让F1自交,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感病∶矮茎抗病∶矮茎感病=5∶3∶3∶1,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F2出现该比例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F1产生的某种基因型的花粉败育,则败育花粉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假说成立,则在F2高茎抗病植株中,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种豌豆籽粒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让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子代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4∶2∶2∶1,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6题)
5.
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菜细胞中有些酶要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
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能发生转录过程 |
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
D.细胞中的蛋白质都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
6.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
C.浆细胞内,单层膜的细胞器在抗体的加工运输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
D.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成多个小室,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
7.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叙述,错误的是( )
A.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B.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 |
C.脱氧核糖核酸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
D.核膜是双层膜参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
8.
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璧分离和复原,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均分为两组,分别置于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且相等的物质A溶液和物质B溶液中,短时间发生质壁分离后,在d时刻将两组细胞置于蒸馏水中,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分别用曲线I、Ⅱ表示如图所示,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a点前,有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B.b点时,细胞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物质B |
C.b点前,液泡中的液体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
D.c点时,两组实验中均无水分子进出细胞 |
9.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过程中并不都伴随有[H]的生成 |
B.植物保卫细胞产生ATP的过程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
C.酵母菌中组成RNA单体的成分可来源于ATP的水解产物 |
D.细胞分裂时ATP水解速率和合成速率都加快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