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1628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8

1.非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它含有______个—NH2
(2)图中可表示肽键的标号是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标号有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过程中,生成水中的氢来自______(填基团名称)。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
(4)该化合物可用_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_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含有的______与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
2.
如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回答:
 
(1)真核细胞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物质d的名称是______。
(2)物质b的结构通式为______,b之间发生脱水缩合的场所是______(填细胞器)。
(3)组成物质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4)物质A为淀粉,组成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3.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藻细胞,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依据______将细胞分为______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填标号),其细胞中存在的细胞器是______。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______、细胞质、遗传物质DNA。
(4)构成上述细胞的元素中,C、H、O、N、P、S、K、Ca、Mg等元素称为______元素。
4.
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 8.5,25℃)条件下测得的Pn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变换图1 中光源,可研究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在测定不同光照对 Pn 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Pn的关系______ (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
(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 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HCO3-获得CO2.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______;在更高 NaHCO3 浓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
(4)培养基中的 HCO32- 与 CO32-之间的离子平衡与pH有关,碱性条件下pH越高,HCO3-越少,CO32-越多,而CO32-几乎不能被该藻利用. 在测定不同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导致Pn发生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5.
如图是核糖体形成、分布及执行生理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核糖体的生理功能是______合成的场所,下列生物或细胞具有核糖体的有______。
A.噬菌体B.烟草花叶病毒C.小麦的叶肉细胞D.人成熟的红细胞
(2)图中过程①需要______聚合酶催化完成,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
(3)组装成完整核糖体的大、小亚基都是由蛋白质和______构成的,该物质特有的碱基是______图示物质中,还需要以过程②的方式出细胞核的是______。
(4)过程③利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这类蛋白质的还有______(任举一例)。
6.
如图为溶酶体(内部pH为5左右)在细胞异体吞噬和自体吞噬中的形成过程和部分功能示意图,①~④表示细胞结构.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的初级溶酶体直接来自于[]______,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多种______.
(2)异体吞噬过程中,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______;自体吞噬可以降解清除图中的[]______.上述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3)次级溶酶体完成“消化”作用后,一部分物质(如氨基酸)可以借助于其膜上的______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中供代谢使用;一部分物质形成残体,可通过______方式排出细胞.
(4)部分留在细胞内的残体多为脂褐质(一种色素),其数量逐年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不可能具备的特征有______(填字母).
a.细胞核体积变大    b.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c.细胞内水分减少    d.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5)溶酶体内的物质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该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细胞质基质与溶酶体内的______不同,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7.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3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①是指______膜(填细胞结构名称);图中的③是指______膜(填细胞结构名称)
(2)图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图②膜上附着的______物质,有利于其反应进行.
(3)图中②和③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______,由此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
(4)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如图2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则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______,当氧气浓度和物质X浓度超过一定值时,运输速率不再增加,此时限制其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5)细胞膜及上图①→③中生物膜功能各不相同,从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8.
白色念珠菌是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黏膜中的真菌,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菌丝大量生长,侵入细胞引起疾病。V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对菌丝形成有重要作用。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ATP合成酶在________上合成。
(2)ATP合成酶由突出于膜外的F1和嵌入膜内的F0两部分组成。F1负责ATP的合成或水解,F0是一个疏水蛋白复合体,形成跨膜H通道,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成酶时,ADP与Pi结合形成ATP(其过程如图所示)。据图推测,在真核细胞中含有该酶的生物膜有______(至少填出两种)。如果该图表示叶绿体内合成ATP的过程。若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暗反应中的五碳化合物的量会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白色念珠菌与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白色念珠菌具有______。ATP分子的结构简式是______,V蛋白将ATP水解为ADP时,储存在ATP分子______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同时产生无机磷。
(4)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药物D(一种ATP酶抑制剂)对Ⅴ蛋白的作用,将Ⅴ蛋白与反应缓冲液混合.实验组加入用DMSO溶解的不同浓度的药物D溶液,室温孵育10min之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min。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孔雀绿试剂(可与无机磷反应呈现绿色),定量分析反应体系的绿色深浅,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测定的绿色深浅,可反映出______的量,从而得到V蛋白活性。
②本实验以对照组数据作为V蛋白活性相对值1,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室温孵育10min,向反应体系中加入ATP溶液,室温反应30min。
③实验结果说明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9.
下图所示为来自同一人体的4 种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来自同一人体,所以各细胞中的 DNA 含量相同
B.因为各细胞中携带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态、功能不同
C.虽然各细胞大小不同,但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虽然各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10.
如图是浆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①②④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
B.结构③⑤在该细胞中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C.细胞中结构④发达与其旺盛分泌抗体相适应
D.浆细胞的形成离不开抗原的刺激
11.
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的过程是 (  )
A.葡萄糖分解为乳酸B.氧气和[H]结合生成水
C.ATP的合成和水解D.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
12.
下图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②和③组成
B.细胞识别与①有关
C.细胞膜的各种成分是静止不动的
D.可以选用猪的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13.
用某种酶进行有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1实验结果可知该酶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0℃左右
B.图2和图4能说明该酶一定不是胃蛋白酶
C.由图4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高效性
D.由实验结果可知酶具有专一性
14.
下列有关临时装片的制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分别滴加清水和生理盐水
B.盖盖玻片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使其一侧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缓缓放平
C.洋葱表皮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边缘很黑,内为空白的圆形结构是未经染色的细胞核
D.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看到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该结构称为嵴
15.
经测定某化合物只含元素C、H、O、N、P,则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  )
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B.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C.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16.
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 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17.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B.C.D.

3.多选题(共5题)

18.
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TP中含有核糖,有些酶也可能含有核糖
B.活细胞内的酶完成催化反应后立即被降解
C.ATP与ADP相互快速转化依赖酶的高效性
D.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参与
19.
协同运输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其过程如图所示。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跨膜的Na+再由另一种载体蛋白运回膜外。下列对此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
A.运输Na+的载体蛋白因不止一种而缺乏特异性
B.Na+的协同运输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水解
C.图示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一种特殊的主动运输
D.细胞内外Na+浓度相等时,协同运输不能进行
20.
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
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物质丙与ATP元素组成相同
D.物质乙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
21.
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
2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的叙述,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操作目的
A
吡罗红甲基绿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细胞DNA、RNA的分布
B
利用洋葱鳞片叶表皮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C
新鲜菠菜叶置于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
观察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D
18O标记的水培养小球藻
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
 
A.AB.BC.CD.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8道)

    单选题:(9道)

    多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