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1题)
1.
下面的甲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乙图表示物质X和P进出人红细胞时跨膜运输的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_。
(2)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
(3)唾液腺细胞能利用P合成唾液淀粉酶,请写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
(4)生物体的Ⅱ、Ⅲ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
(5)乙图中,X和P运输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 。

(1)甲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_。
(2)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
(3)唾液腺细胞能利用P合成唾液淀粉酶,请写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
(4)生物体的Ⅱ、Ⅲ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
(5)乙图中,X和P运输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 。
2.单选题- (共3题)
2.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
3.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后,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取2ml氨基酸溶液,加入lmL斐林甲试剂,摇匀后再滴入4滴双缩脲试剂B,可以观察到溶液呈现紫色 |
B.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混合好的斐林试剂,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再加入适量蔗糖酶后就可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
C.利用苏丹Ⅲ对花生子叶切片进行染色,经50%酒精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色的脂肪滴 |
D.马铃薯块茎中含较多的糖类,将碘液滴在马铃薯的切口上,可观察到部分区域呈现蓝色 |
4.
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蓝藻的遗传物质中③有4种,分别为A、U、C、G
B. 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体现在②③
C. ③在噬菌体体内只有4种
D. 大肠杆菌体内的②有2种,③有5种

A. 蓝藻的遗传物质中③有4种,分别为A、U、C、G
B. 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体现在②③
C. ③在噬菌体体内只有4种
D. 大肠杆菌体内的②有2种,③有5种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