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请分析回答:
(1)1号试管作为空白对照,其设置有两处错误,请修正__________________。
(2)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1、2、3号试管对照,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 | 底物和试剂 | 实验条件 |
1 | 1 mL 10%鸡蛋清溶液 | 37℃水浴 |
2 | 1 mL10%鸡蛋清溶液 +1 mL胰蛋白酶 | 37℃水浴;pH=5 |
3 | 1 mL10%鸡蛋清溶液 +1 mL胰蛋白酶 | |
4 | 1 mL10%鸡蛋清溶液 +1 mL胰蛋白酶 | 5℃水浴;pH=8~9 |
请分析回答:
(1)1号试管作为空白对照,其设置有两处错误,请修正__________________。
(2)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1、2、3号试管对照,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精巢中的一个含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如下图左,假设没有交叉互换发生)的减数分裂曲线图(下图右)。请回答(括号内填代码,横线上填文字):

(1)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 ]________。
(2)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3)A时期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时期细胞内共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个DNA,此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细胞最后产生的精子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细胞的分裂方式与其他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比较,其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 ]________。
(2)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____。
(3)A时期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时期细胞内共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个DNA,此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细胞最后产生的精子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种细胞的分裂方式与其他体细胞的分裂方式比较,其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A—a在X染色体上,B—b在常染色体上)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的红眼长翅雄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
(2)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在精子形成过程中,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3)伴性遗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雄果蝇 | 3 | 1 | 3 | 1 |
雌果蝇 | 3 | 1 | 0 | 0 |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的红眼长翅雄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
(2)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在精子形成过程中,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3)伴性遗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4.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B.可用无水乙醇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
C.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来检测酒精,颜色变化为橙色→灰绿色 |
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
5.
下面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各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P等元素
B. 一个环式结构的十二肽水解时,需要水分子数为11个
C. 蛋白质是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D. 有些蛋白质能传递信息,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例如性激素
A. 各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P等元素
B. 一个环式结构的十二肽水解时,需要水分子数为11个
C. 蛋白质是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D. 有些蛋白质能传递信息,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例如性激素
6.
下列关于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组织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蔗糖均属于多糖 |
B.基因的基本单位由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
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
7.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
B.若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则说明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C.中耕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细胞有氧呼吸 |
D.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水和CO2 |
8.
如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
(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3)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
(5)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
(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3)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
(5)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A.(1)(2)(5) | B.(2)(4)(5) |
C.(1)(3)(4) | D.(1)(2)(4) |
9.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三个极体中,有一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2个分别是()
A.Ab、aB | B.AB、ab |
C.AB、ab或ab、ab | D.AB、Ab或ab、aB |
10.
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
B.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
C.精子携带的细胞质很少 |
D.因为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所以它们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 |
11.
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
12.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
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
13.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4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15.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 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 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 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A. 如果只研究茎秆高度的遗传,则图中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 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 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 乙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16.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是孟德尔选取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 |
B.人工杂交过程为:去雄→套袋→受粉→套袋 |
C.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 |
D.孟德尔最后得出结论: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