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将一块锌铜合金投入74.2g稀H2SO4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求:
(1)求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20 g,需要多少克水才能配制成19.6%的稀硫酸?
(1)求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20 g,需要多少克水才能配制成19.6%的稀硫酸?
2.单选题- (共2题)
2.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
CO+H2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

3.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C.要从b溶液中得到b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C.要从b溶液中得到b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在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3.选择题- (共10题)
4.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 事实 | 解释 |
A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 CO2分子很小 |
C |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起 | 温度高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
D |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 分子可以再分 |
5.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 事实 | 解释 |
A |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 CO2分子很小 |
C |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起 | 温度高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
D |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 分子可以再分 |
6.
根据下列a~e的实验现象,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①~③各相应的反应.
现象:a发出白光;b发出淡蓝色火焰;c发出蓝紫色火焰;d产生浓厚的白烟;e生成黑色固体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lank#}1{#/blank#};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lank#}2{#/blank#};③硫在空气中燃烧{#blank#}3{#/blank#}.
4.多选题- (共2题)
14.
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 S3,下列是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蒜素属于氧化物
B. 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C. 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 大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0.4%
A. 大蒜素属于氧化物
B. 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C. 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 大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0.4%
5.填空题- (共3题)
16.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甲的单质是 ;乙元素是 ;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是 ;丁的离子符号为 。
17.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水分子 ___ _____; 3个氯离子______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
4个氧原子 ;+2价的锌元素 ;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
2个水分子 ___ _____; 3个氯离子_______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
4个氧原子 ;+2价的锌元素 ;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
1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在横线上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_______+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在横线上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_______+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10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