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下列图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是X染色体),图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染色体组________个。
(2)图A细胞的变化,应发生在图B中的________时段。
(3)请写出该动物个体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________。
(4)C图表示该种动物某个体性染色体简图。图中Ⅰ片段为同源部分,Ⅱ1、Ⅱ2片段为非同源部分。其种群中雌雄个体均有患病和不患病的个体存在,已知不患病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为伴性遗传。控制该动物的不患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________段。
(5)图为该动物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毛发蛋白质的示意图,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吗?________。

(1)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染色体组________个。
(2)图A细胞的变化,应发生在图B中的________时段。
(3)请写出该动物个体可以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________。
(4)C图表示该种动物某个体性染色体简图。图中Ⅰ片段为同源部分,Ⅱ1、Ⅱ2片段为非同源部分。其种群中雌雄个体均有患病和不患病的个体存在,已知不患病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为伴性遗传。控制该动物的不患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________段。
(5)图为该动物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毛发蛋白质的示意图,最终合成的肽链②③④⑤的结构相同吗?________。

2.
某研究小组利用抗病毒基因(A+)和抗冻基因 (B+)作为目的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分别获得了目的基因整合于1条染色体上的抗病毒番茄(甲)和抗冻番茄(乙)各1株,请回答以下问题:(注:番茄为二倍体,正常番茄基因型记为A-A-B-B-)
(1)转基因番茄的培育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两株番茄中含抗病毒基因的染色体和抗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是否互为同源染色体(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研究人员将甲与乙进行杂交,则F1的表现型有_________种,从中选取表现型为_______的番茄进行自交,获得F2。
若F2的表现型分离比为__________,含抗病毒基因的染色体和抗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
若F2的表现型分离比为____________,含抗病毒基因的染色体和抗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3)若已证明含抗病毒基因的染色体和抗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源,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毒抗冻番茄,可从上述F2中选出合适个体(丙、丁)分析A+和 B+基因的表达产物,并与甲、乙的A+和B+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能稳定遗传的番茄自交留种,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基因对A+和 B+基因表达产物量的影响,推测番茄丙的基因型是________,理论上番茄丁在F2中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1)转基因番茄的培育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两株番茄中含抗病毒基因的染色体和抗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是否互为同源染色体(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研究人员将甲与乙进行杂交,则F1的表现型有_________种,从中选取表现型为_______的番茄进行自交,获得F2。
若F2的表现型分离比为__________,含抗病毒基因的染色体和抗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
若F2的表现型分离比为____________,含抗病毒基因的染色体和抗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3)若已证明含抗病毒基因的染色体和抗冻蛋白基因的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源,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毒抗冻番茄,可从上述F2中选出合适个体(丙、丁)分析A+和 B+基因的表达产物,并与甲、乙的A+和B+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对比,从而找出能稳定遗传的番茄自交留种,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基因对A+和 B+基因表达产物量的影响,推测番茄丙的基因型是________,理论上番茄丁在F2中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3.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病),请据图分析回答:

(1)___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Ⅱ—6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 。
(4)若Ⅲ—11与该岛上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5)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不患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___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Ⅱ—6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 。
(4)若Ⅲ—11与该岛上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5)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不患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
某双子叶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该性状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
杂交实验1:紫花×白花;杂交实验2:紫花×白花;杂交实验3:红花×白花,
三组实验F1的表现型均为紫色,F2的表现型见柱状图所示。已知实验3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1对应的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如实验2所得的F2再自交一次,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3所得的F1与某白花植株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白花=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③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杂交实验1:紫花×白花;杂交实验2:紫花×白花;杂交实验3:红花×白花,
三组实验F1的表现型均为紫色,F2的表现型见柱状图所示。已知实验3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1对应的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如实验2所得的F2再自交一次,F3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3所得的F1与某白花植株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白花=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③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2.单选题- (共4题)
7.
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正常情况下可能存在()
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
B.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
C.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
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