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1.2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精选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1121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3

1.非选择题(共1题)

1.
下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x,物镜40x”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____方移动。
(3)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____。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_______________。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4)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共有4个,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________个。
(5)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5题)

2.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④ ③
D.若视野中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3.
下图是对噬菌体、蓝藻、变形虫和衣藻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生物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乙中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染色体
D.丁组生物的细胞都具有核膜
4.
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可依据图像中特定的结构判断细胞的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观察不到核膜,则一定为原核细胞B.若观察不到叶绿体,则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C.若观察到染色体,则一定为真核细胞D.若观察到中心体,则一定为动物细胞
5.
用测微尺测量某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大的是(  )
①目镜10×②目镜16×③物镜10×④物镜40×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左图)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右图)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
B.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
C.二者都处于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细胞
D.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