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09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31

1.非选择题(共1题)

1.
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若对该植物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应在________时期对______本进行去雄操作,待雌蕊成熟后再进行人工传粉。两株植物杂交,F1中抗病矮茎出现的概率为3/8,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和____。
(2)让纯种抗病高茎植株与纯种易感病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时,若含a基因的花粉有一半死亡,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与F1相比,F2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由于受到某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株基因型为Bb的高茎植物幼苗染色体加倍成基因型为 BBbb 的四倍体植株,假设该植株自交后代均能存活,高茎对矮茎为完全显性,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用X射线照射纯种高茎个体的花粉后,人工传粉至多株纯种矮茎个体的雌蕊柱头上,得到的F1共1812 株,其中出现了一株矮茎个体。推测该矮茎个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①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
②X射线照射导致少数花粉中染色体片段缺失,使高茎基因(B)丢失。为确定该矮茎个体产生的原因,科研小组做了下列杂交实验。
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注意:染色体片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矮茎植株与亲本中的纯种高茎植株杂交,得到种子。
第二步:种植上述种子,得F2植株,自交,得到种子
第三步:种植F2结的种子得到F3植株,观察并统计 F3植株茎的高度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F3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花粉中高茎基因(B)突变为矮茎基因(b)的结果。
②若F3植株的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________,说明F1中矮茎个体的出现是B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

2.单选题(共10题)

2.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这可通过下面的哪一实例得到证实(  )
A.缺镁时叶片变黄
B.油菜缺硼时只开花不结果
C.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抽搐
D.缺磷会影响ATP的合成
3.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与半乳糖在常温下可以产生砖红色沉淀
B.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振荡摇匀,溶液变为紫色
C.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橙黄色,于是滴 1~2 滴质量分数为50% 的酒精洗去浮色
D.选取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在30%的蔗糖溶液中显微镜下可观察 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4.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高温变性导致肽键断裂后,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间的碱基一定通过氢键连接
C.糖类可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ATP分子中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可形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5.
已知谷氨酸的分子式是C5H9NO4,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A.—C2H4NO2B.—C3H5O2C.—C4H6O2D.—C4H5O2
6.
下列有关细胞中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叶肉细胞中 G、A、T 三种碱基可以构成 5 种核苷酸
B. DNA 是人体主要的遗传物质,由C、H、O、N、P 五种化学元素组成
C. 麦芽糖、蔗糖和糖原都是由两个单糖结合形成
D. 细胞中脂质的合成都在内质网上发生
7.
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氧核糖、葡萄糖、核糖既存在于植物体内,又存在于动物体内
B.对核苷酸差异性的比较可以作为鉴定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
C.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多
D.核糖体、染色体、噬菌体和H1N1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8.
萌发种子中的酶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干燥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研究发现种子萌发时,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些酶、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B.干燥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低于萌发种子
C.萌发时消耗的有机物根本上来源于母体的光合作用
D.种子吸水后12h内新蛋白的合成不需要RNA参与
9.
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某一器官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中染色体组分别为2个、4个、2个
B.三种细胞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
C.甲中 1 与 2 或 1 与 4 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丙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0.
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为细胞分裂某时期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CD段细胞内含有2条X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图1中AB段、FG段均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C.图2所示细胞进入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D.图2所示细胞进入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FG段
11.
基因组成为XbXbY的色盲患者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选择题(共1题)

12.甲、乙两小车运运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