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2题)
1.
某地分布着A、B、C等多个小水潭,A、B中都有孔雀鱼,C中无孔雀鱼。A中孔雀鱼的天敌是花鏘,专以幼小孔雀鱼为食;B中孔雀鱼的天敌是狗鱼,专以体型大而成熟的孔雀鱼为食。调查发现,B中的孔雀鱼通常比A中的孔雀鱼成熟早,且成熟时体重较轻。请回答问题:
(1)将A、B中的孔雀鱼分别饲养在无天敌的实验室内,繁殖多代后,成熟早晚的差异仍然存在,说明这种差异是由__________改变而导致。判断这两个孔雀鱼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要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
(2)孔雀鱼种群中普遍存在成熟早或晚的变异。B中对孔雀鱼有利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具有此变异的个体能留下更多后代,使种群中这种变异的个体比例不断增多,其实质是________导致种群_________定向改变的结果。
(1)将A、B中的孔雀鱼分别饲养在无天敌的实验室内,繁殖多代后,成熟早晚的差异仍然存在,说明这种差异是由__________改变而导致。判断这两个孔雀鱼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要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
(2)孔雀鱼种群中普遍存在成熟早或晚的变异。B中对孔雀鱼有利的变异是______________,具有此变异的个体能留下更多后代,使种群中这种变异的个体比例不断增多,其实质是________导致种群_________定向改变的结果。
2.
已知果蝇的直刚毛和焦刚毛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灰体和黑体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性果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进行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交配得到子二代,子二代其表现型和比例如下: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据此回答问题。
(1)就果蝇体色而言,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果蝇体色和刚毛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子二代雄性中直刚毛基因来自子一代的_____(填“雄性”“雌性”“雌性或雄性”)果蝇。亲本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
(1)就果蝇体色而言,显性性状是________。
(2)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果蝇体色和刚毛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子二代雄性中直刚毛基因来自子一代的_____(填“雄性”“雌性”“雌性或雄性”)果蝇。亲本雄性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
2.单选题- (共30题)
3.
某超市有一批过保质期的酸奶出现涨袋现象。酸奶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有乳酸菌、酵母菌等。据此分析涨袋现象的原因合理的是( )
A.涨袋可能是由于乳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 |
B.涨袋是可能由于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造成的 |
C.如果涨袋的酸奶中有酒味,说明可能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造成的 |
D.只要酸奶包装盒密封完好,就不会出现涨袋的现象 |
7.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DNA复制后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
B.分裂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
C.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
D.分裂后期,细胞两极的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
9.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癌基因可以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进而诱发细胞癌变 |
B.性格过于孤僻,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
C.原癌基因存在于癌变的细胞中,正常细胞并不含有 |
D.香烟中的约20多种致癌因子属于化学致癌因子 |
10.
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分裂时某个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可以表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了细胞板 |
B.图b可以表示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主要分裂方式 |
C.图c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
D.图c和图d可表示来自同一个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分裂 |
12.
在胰腺分泌胰液的细胞中,参与合成胰蛋白酶的细胞结构包括( )
A.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中心体 线粒体 |
B.线粒体 叶绿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
C.细胞膜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
D.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溶酶体 线粒体 |
1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的模板 |
B.胰岛素和血红蛋白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C.每种tRNA可以转运一种或者多种氨基酸 |
D.线粒体中的基因可以进行复制,但是不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
15.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
B.基因型Aa的植物自交,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
C.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
D.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失去活性 |
16.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患者骨髓内会出现大量恶性增殖的白细胞。该病是由于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互换片段所致。这种变异属于( )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染色体数目变异 |
17.
某表现正常的夫妇所生的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XY三体,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
A.孩子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B.孩子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
C.孩子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D.孩子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
18.
下图是育种工作者利用野生型旱敏水稻培育抗旱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为诱变育种,可用化学试剂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
B.②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 |
C.育种方法Ⅰ为杂交育种,其依据的原理为基因重组,育种过程繁杂而缓慢 |
D.③过程主要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获得染色体数加倍的植株 |
19.
如图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G表示显性基因,g表示隐性基因)在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系谱,其中,Ⅱ9不携带致病基因,Ⅲ14是女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
B.Ⅲ14的基因型是GG或Gg |
C.在Ⅲ13的直系血亲中,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是Ⅰ2和Ⅱ7 |
D.Ⅲ13和Ⅲ14所生的后代中无患者 |
20.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突变频率很低,所以无法为进化提供足够的原材料 |
B.滥用抗生素会诱发细菌产生抗药性突变 |
C.在进化过程中,不适应环境的基因型将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淘汰 |
D.当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时,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
21.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数量分别是2400、7200 和400,那么,他们随机交配的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24%、72% | B.36%、 64% | C.57%、43% | D.60%、 40% |
22.
关于生物的变异与进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
B.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的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
C.生物多样性就是指地球上约有200多万种生物,它们是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的 |
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类型为单细胞的厌氧的原核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 |
23.
研究人员对数千种生物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测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A.DNA由4种碱基组成 |
B.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
C.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 |
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
24.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 |
B.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
C.自由组合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
D.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卵形成的过程中 |
28.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和形状一定相同 |
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C.人体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
D.联会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 |
29.
现将一个基因型未知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 Aabbdd,aabbdd,它们之间比例为1:1:1:1,由此推测错误的是( )
A.该个体基因型为AaBbDd |
B.这三对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C.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有四种,且比例为1:1:1:1 |
D.该个体自交时雌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 |
31.
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
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活的S型细菌能让活的R型细菌发生转化 |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普通细菌,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越多 |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高、而沉淀物放射性低,则亲代噬菌体应是用35S标记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