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4题)
1.
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人体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______的运输。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____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参与②过程的RNA还有______。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合成。
(5)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___。

(1)人体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______的运输。
(2)图中①过程为______________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参与②过程的RNA还有______。
(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有关。
(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合成。
(5)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___。
2.
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FY的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_。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变异。
(2)图2中类型b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________。
(3)图2中类型c的细胞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

(1)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_。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变异。
(2)图2中类型b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________。
(3)图2中类型c的细胞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
3.
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水解酶,RNA水解酶
(1)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A、B、C三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溶剂、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备用。
第三步: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注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A组的样品检测中有禽流病毒。
B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病毒产生,则__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C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毒毒产生,则__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水解酶,RNA水解酶
(1)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A、B、C三组。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溶剂、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备用。
第三步: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注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B、C两组活鸡胚中注射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
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
A组的样品检测中有禽流病毒。
B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病毒产生,则__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C组样品检测无禽流感毒毒产生,则_____________是遗传物质。
4.
人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与此生理过程有关,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图1为该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2和图3是对其部分过程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PER基因________________(是/否)存在于垂体细胞中,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变化周期约为________________小时。
(2)据图1中的过程③可知,PER蛋白的合成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该图过程②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向左/向右)。
(3)图2和图3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填数字序号),图2中碱基配对方式与图3中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图2过程的进行需要_______________酶催化,图3中决定氨基酸“天”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昼夜节律,并使睡眠质量降低。据图3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体内氨基酸水平较低,部分tRNA由于没有携带氨基酸而成为空载tRNA,空载tRNA进入核糖体,导致________________终止,而影响人体昼夜节律。

(1)PER基因________________(是/否)存在于垂体细胞中,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变化周期约为________________小时。
(2)据图1中的过程③可知,PER蛋白的合成调节机制为_____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该图过程②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向左/向右)。
(3)图2和图3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过程(填数字序号),图2中碱基配对方式与图3中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图2过程的进行需要_______________酶催化,图3中决定氨基酸“天”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昼夜节律,并使睡眠质量降低。据图3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体内氨基酸水平较低,部分tRNA由于没有携带氨基酸而成为空载tRNA,空载tRNA进入核糖体,导致________________终止,而影响人体昼夜节律。
2.单选题- (共26题)
5.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体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DNA 复制前期)的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能提前复制 |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
D.融合以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
6.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其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核DNA、染色单体与染色体的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Ⅰ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
B.细胞Ⅱ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交叉现象 |
C.若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极体为aB或Ab |
D.细胞Ⅲ形成细胞Ⅳ过程中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7.
细胞A和细胞B属于同一个体的两个细胞,通过测定DNA含量发现,细胞 A 的 DNA 为细胞 B 的两倍之多,最可能的解释是
A.A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B处于减数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
B.A是正常体细胞,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
C.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
D.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处于减数分裂着丝点分裂时 |
8.
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共有的现象是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着丝点分裂一次③有新细胞产生④同源染色体联会⑤能进行基因重组⑥有纺锤体出现⑦染色体和核内DNA均等分配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着丝点分裂一次③有新细胞产生④同源染色体联会⑤能进行基因重组⑥有纺锤体出现⑦染色体和核内DNA均等分配
A.三项 | B.四项 | C.五项 | D.六项 |
9.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
C.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
10.
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
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
C.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
11.
某精原细胞(8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用15N 标记后置于含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细胞分裂得到 4 个子细胞。下列推断正确的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 50%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 15N 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 100% |
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14N 的染色单体有 8 条 |
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14N 的染色单体有 4 条 |
12.
O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人体分泌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的一种蛋白质。研究表明奶粉中过量添加OMP能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MP可以在人体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
B.OMP中的氮主要存在于R基中 |
C.OMP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 |
D.OMP导致细胞癌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
13.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甲、乙、丙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f有两种,都属于单糖
②甲、乙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③大肠杆菌细胞内e的种类远少于人,其构成的c可参与细胞膜的构成
④甲、乙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丙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

①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f有两种,都属于单糖
②甲、乙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③大肠杆菌细胞内e的种类远少于人,其构成的c可参与细胞膜的构成
④甲、乙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丙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④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蓝藻细胞虽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用高倍显微镜清晰可见。
(2)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3)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4)已知多种酶的活性与锌有关,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必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6)用植物根尖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7)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8)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细胞溶酶体中水解酶分解后的产物全部被排除细胞外
(1)蓝藻细胞虽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用高倍显微镜清晰可见。
(2)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3)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4)已知多种酶的活性与锌有关,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必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6)用植物根尖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7)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8)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细胞溶酶体中水解酶分解后的产物全部被排除细胞外
A.一项 | B.二项 | C.三项 | D.四项 |
15.
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线粒体中与有氧呼吸有关的一种蛋白质)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随着细胞色素C的含量增加,促细胞凋亡的效果增加 |
B.据图判断dATP和细胞色素C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 |
C.有细胞色素C参与的细胞呼吸过程伴随着ATP的消耗 |
D.dATP与ATP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是dATP特有腺嘌呤 |
16.
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A.




17.
研究人员将含15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分别对应图中的两个峰。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热变性处理导致F1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
B.F1DNA中的两条链分别是15N—DNA单链、14N—DNA单链 |
C.14NH4Cl培养液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来合成四种脱氧核苷酸 |
D.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密度梯度离心后在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 |
18.
①、②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
B.①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②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
C.DNA分子解旋时,①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②需要解旋酶 |
D.一个细胞周期中,①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②可起始多次 |
19.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科学实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进行遗传规律研究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
C.赫尔希和蔡斯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
20.
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姬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如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8条染色体上 |
B.b图每条染色体上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 |
C.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 |
D.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 |
21.
已知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5′端”。分析下图中的tRNA及四种氨基酸对应的全部密码子的表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密码子 | 氨基酸 |
UGG | 色氨酸 |
GGU、GGA、GGG、GGC | 甘氨酸 |
ACU、ACA、ACG、ACC | 苏氨酸 |
CCU、CCA、CCG、CCC | 脯氨酸 |

A.图中所示的tRNA中含有氢键,其上的反密码子为GGU |
B.图中所示的tRNA在翻译过程中搬运的氨基酸是苏氨酸 |
C.从表中信息可知,密码子中的一个碱基被替换,对应的氨基酸都可能不变 |
D.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需要搬运原料的工具 |
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含有G、C碱基对比较多的DNA分子热稳定性高 ②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开始DNA的复制 ③每个DNA的双链同一位置上可含有等位基因 ④DNA聚合酶能把任何脱氧核苷酸相连成为磷酸二酯键,所以不具有专一性 ⑤DNA分子自我修复能力比RNA分子强。
①含有G、C碱基对比较多的DNA分子热稳定性高 ②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开始DNA的复制 ③每个DNA的双链同一位置上可含有等位基因 ④DNA聚合酶能把任何脱氧核苷酸相连成为磷酸二酯键,所以不具有专一性 ⑤DNA分子自我修复能力比RNA分子强。
A.一项 | B.两项 | C.三项 | D.四项 |
23.
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补链中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B.互补链中鸟嘌呤与胞嘧啶所占比例为a |
C.互补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a-b)/2 |
D.以互补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某m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所占比例为a |
24.
某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个。该DNA分子复制时,首先1链被断开形成3’、5’端口,接着5’剪切端与2链发生分离,随后DNA分子以2链为模板,通过滚动从1链的3’端开始延伸子链,同时还会以分离出来的5’端单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子链,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 |
B.外链充当了1链延伸时的引物,需要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催化作用 |
C.该DNA复制时,子链都是由5’→3’方向延伸的 |
D.若该DNA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复制需要鸟嘌呤4900个 |
25.
以下关于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总是一致的 |
B.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
C.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可能形成4种精子 |
D.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
26.
Rous 肉瘤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感染人细胞后可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的基因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ous 肉瘤病毒可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
B.该病毒体内的逆转录酶可进入宿主细胞 |
C.逆转录过程需要利用宿主细胞中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
D.该病毒的发现使中心法则补充了遗传信息从 RNA 流向 RNA 的途径 |
27.
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动物细胞,其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A.该细胞处于后期Ⅱ,其子细胞为精细胞或第二极体 |
B.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 |
C.分裂产生该细胞的同时,产生的另一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 |
D.该细胞可能由初级卵母细胞经前期Ⅰ的染色体片段交换后产生的 |
28.
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a=2,且数量为2a时属有丝分裂后期 |
B.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a=54,且数量为2a时着丝点数目是108 |
C.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a=1,数量为a时是次级精母细胞 |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a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
29.
从某哺乳动物(染色体数为2N)精巢中获取一些细胞(无突变),测得细胞中有关数量如右表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组细胞中含有0或1个Y染色体 |
B.乙组细胞中可能有初级精母细胞 |
C.丙组细胞两极间的距离比它前一时期更大 |
D.丁组细胞中含有2N个染色单体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4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