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博览联考生物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1072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非选择题(共2题)

1.
基础知识填空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动植物细胞,大多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作用可概括为是转录和复制的主要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________。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豌豆作杂交试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_____________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干扰;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孟德尔用它作实验材料通过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总结出了两大遗传定律,在对杂交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时,他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4)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上图为一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其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染色体可表示为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
2.
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受不同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B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Y控制黄色素的形成,但黑色会掩盖黄色。基因b、y均不控制色素合成,而表现为白颖(假设每株植物产生的后代数量一样)为研究燕麦颖色的遗传,用黄颖和黑颖的纯合子燕麦为亲本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燕麦颖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遗传定律。
(2)图中亲本中黄颖和黑颖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对F1进行测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2的黑颖植株中,共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全为黑颖,这样的个体在F2的黑颖燕麦中的比例为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代中会出现不同颜色。若将F2中的黄颖植株与白颖植株杂交,所得后代中白颖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为鉴定一黒颖植株的基因型,将该植株与白颖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就可确定的黑颖植株基因型为哪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尚不能确定的黑颖植株基因型中,若F2中黑颖:黄颖:白颖比例为________,则该黑颖植株的基因型为BBYy。

2.单选题(共10题)

3.
以测定植物在黑暗中CO2的释放量和光照下CO2的吸收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记录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组别





温度(℃)
15
20
25
30
35
黑暗中CO2的释放量(mg/h)
1.0
1.5
1.8
30
3.2
光照下CO2的吸收量(mg/h)
2.5
3.3
3.8
3.4
3.2
 
A.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B.在35℃条件下,该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C.在15℃条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1.5mg/h
D.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30℃时相等
4.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从大到小依次是:0、C、N、H
B. 休眠的种子和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对较高
C. ATP是细胞中需能生命活动的唯一直接能源物质
D.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可参入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5.
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学生对一些实验的操作或判断,其中错误的操作或判断有几项
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0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所致
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判断叶绿素b含量最多
④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临时装片时可看到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DNA分子
A.—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6.
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0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
C.经高温处理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有关
7.
下图是某二倍体生物两个处在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
B.乙细胞所属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依次是2、4、4
D.甲是减数分裂图像,乙是有丝分裂图像
8.
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同时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两只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交,则F1
A.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绳占3/16B.白眼雄果绳占1/2
C.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D.雌果蝇中红眼占1/2
9.
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亲代个体杂交后所得个体全部分开单独饲养)正确的是
A. ♀的DD×♂dd,F1全是右旋,F2出现性状分离
B. ♀DD×♂Dd,F2个体中表现为右旋的纯合体比例为9/16
C. 椎实螺外壳右旋的基因型可以是DD、Dd或dd
D. ♀dd×♂Dd,F2中基因型为dd的表现为左旋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雌雄异体植物的一株突变雄植株,其突变性状是由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M2/(M1+M2)
雌株
N1
N2
P=N2/(N1+N2)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该株突变个体的基因型不可能为XAYA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0
11.
现有一个由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动物种群。已知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间通过随机交配进行繁殖,而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若子一代中AA∶Aa∶aa=9∶6∶1,则亲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可能为(  )
A.4∶1∶4B.4∶3∶2
C.4∶2∶3D.5∶5∶1
12.
某甲虫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T-t控制,而牛的有角和无角受等位基因F-f控制,详细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只有角牛交配,子代中出现的无角牛应为雌性,有角牛可能为雄性或雌性
B.无角雄牛与有角雌牛交配,子代中无角个体均为雌性,有角个体均为雄性
C.基因型均为Tt的雄甲虫和雌甲虫交配,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比值为3:5
D.如子代中有角均为雄性、无角均为雌性,则两只亲本甲虫的基因型TT×TT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