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甲、乙图是表示某种生物个体内的两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丙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生物是_____________性,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的上上时期有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对,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_____条。
(3)丙图中所示时期发生____________次DNA的复制,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_段,NO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种生物是_____________性,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的上上时期有_____________个四分体,乙图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__对,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_____条。
(3)丙图中所示时期发生____________次DNA的复制,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__________段,NO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16),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与a表示),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由X 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B与b表示)。研究表明:含XB或Xb的雌雄配子中有—种配子无受精能力。现将表现型均为红花宽叶的一对亲本杂交得F1(亲本是通过人工诱变得到的宽叶植株),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1)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的雄株中只有窄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己知缺刻叶是由于核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且缺刻叶和正常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缺刻突变雌雄株和纯合正常叶雌雄株若干,试通过一次杂交,确定控制该叶形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请你写出两亲本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测: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F1 | 红花宽叶 | 白花宽叶 | 红花窄叶 | 白花窄叶 |
雌株 | 3/4 | 1/4 | 0 | 0 |
雄株 | 0 | 0 | 3/4 | 1/4 |
(1)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的雄株中只有窄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己知缺刻叶是由于核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且缺刻叶和正常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缺刻突变雌雄株和纯合正常叶雌雄株若干,试通过一次杂交,确定控制该叶形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请你写出两亲本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预测: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控制叶形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3.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现让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在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它位于这条染色体上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果蝇的灰身与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则F2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F2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1)在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在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它位于这条染色体上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若只考虑果蝇的灰身与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则F2中黑身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F2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7题)
5.
如图,图Ⅰ表示某动物细胞(2N=4)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Ⅱ中①〜④表示该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或结构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Ⅱ中②对应的时期包含了图Ⅰ中的乙和丙 |
B.图Ⅱ中a表示DNA,b表示染色体,c表示染色单体 |
C.该动物性腺中存在图I所示的所有细胞分裂方式 |
D.图Ⅱ中③时期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 |
6.
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
C.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
D.该细胞的子细胞有2 对同源染色体 |
7.
下图为某个二倍体生物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②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或极体 |
B.以上5个细胞中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有②③⑤ |
C.以上5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
D.一个基因型AaX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Y |
8.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②属于有丝分裂图像,①和③属于减数分裂图像 |
B.图②所代表生物的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图②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有4种染色体组成 |
C.图③是某动物体的一个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 |
D.图④可代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且①②位于图④BC段 |
9.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XYY患者,则患者致病基因的来源、性染色体发生异常的时期分别是
A.与母亲有关、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 |
B.与父亲有关、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 |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
D.与母亲有关、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 |
10.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
B.精卵细胞融合的实质是两细胞的细胞质的合二为一 |
C.可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 |
D.由于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从而保证了前后代遗传性状的稳定 |
11.
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④⑥ | D.④⑤⑥ |
12.
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 |
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
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 |
14.
鼠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基因B、b控制),两只黑鼠交配,生了3只棕鼠和1只黑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棕色为显性性状
B. 子代黑鼠基因型为BB的概率是1/4
C. 若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棕鼠与其交配
D. 若亲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则应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
A. 棕色为显性性状
B. 子代黑鼠基因型为BB的概率是1/4
C. 若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棕鼠与其交配
D. 若亲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则应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
15.
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
C.F2白花和紫花的基因型分别有5种和4种 |
D.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6 |
16.
纯种果蝇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反交,纯种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基因为H和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的实验可以判断控制暗红眼的基因为H |
B.正、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蝇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
D.正、反交的F1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HXh |
17.
对如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 |
B.对图乙代表的生物测交,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0 |
C.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DNA数均为8条 |
D.图丁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
18.
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 )
A.ZAZA×ZAW | B.ZAZA×ZaW | C.ZAZa×ZAW | D.ZaZa×ZAW |
19.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
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 |
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
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非选择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